第四一七章 虚实 (第2/3页)
“这倒也是。”夏老太太点头。
夏至在旁边什么都听见了,不由得就朝东厢房的方向看了一眼。五月心气儿挺高,本想着这次能如愿嫁个富贵人家,谁想到未来婆婆早就有了儿媳妇的人选,而那个人选偏偏就不是五月。
五月的亲事看来波折是少不了。
晌午饭夏至依旧是在后院吃的。北镇府的冬天白天很短,有些人家根本就不吃晌午饭。夏老太太一方面是因为小黑鱼儿,另外一方面是因为夏老爷子有吃晌午饭的习惯,所以还是每天三顿地准备。
不过晌午这顿就吃的简单了些,晚上还得吃饺子呢。
油茶面配点心,这就是夏至、小黑鱼儿、夏老爷子和夏老太太的晌午饭。油茶面是桂香斋最好的,里面加了桂花、果仁、核桃仁等,开水冲泡出来就香气四溢,点心同样也是桂香斋的,夏至吃了一块玫瑰馅的白皮,小黑鱼儿和夏老太太吃的是萨琪玛,夏老爷子不爱吃甜的,就吃了两块椒盐的酥饼。
因为夏至的那碗油茶面冲的比较稀薄,点心也只吃了小小的一块,夏老太太就怕她没吃饱,又端了一碗炖梨来给她吃。
夏至就挖梨肉,喝梨汤,觉得很是清甜可口。小黑鱼儿拿眼睛瞅过来,夏至一笑,挖了一勺炖梨给小黑鱼儿。
夏老太太另外又端了一碗炖梨来,她让夏老爷子和她一起吃。夏老爷子往那碗里一看是加了料的,就摇摇头不肯吃。小黑鱼儿又冲夏老太太探过头去。夏老太太却笑着推开他。
“这可你不能吃。”
夏老太太的那碗炖梨里面加了蛤蟆油,不仅小黑鱼儿不能吃,夏至也不能吃。夏老爷子觉得那是滋补女人的,所以不肯吃。
“这个东西还真管用,隔三差五地喝上一回,我这心口里可舒坦了。”夏老太太笑着说道。
他们吃过了晌午饭,夏老太太就开始张罗晚上包饺子的事了。
就算是在夏至穿越前的那个年代,各种家用电器分外发达,要一天三顿地做几口人的饭菜也是费时间的事。而在这个全部手工,用土灶的年代,就更是如此了。
锅台转这个词有些贬义,但却十分的形象生动。
夏老太太这一天几乎都围着锅台在转悠了。不过她转的很开心,而家里的人也都很看重和尊重她的这份劳作。
因为要包太多的饺子,夏至就回前院跟田氏说了。
“总上后院去吃干啥!”田氏这么说着就看了夏秀才一眼。
夏秀才没说话。
“把东西拿来,我们自己包吧。”田氏就说。
夏老爷子张罗包饺子,就是想跟儿子们,尤其是大儿子夏秀才在一桌吃饭啊!
“娘,你自己找我爷和我奶说去,我说不出口。”夏至一笑,就回西屋了。
田氏就想支使夏桥和小树儿往后院去说这话,夏桥和小树儿也没答应。田氏当然不肯自己去说了,就扭头看夏秀才。
夏秀才这次开口:“上后院吃就上后院吃呗。你也别太各色了。他爷他奶是一片好心。”
“我咋各色了?”田氏因此数落了夏秀才一阵,最后却也妥协了,她招呼夏至,然后还带了大丫和二丫往后院去。
夏至临出门的时候就喊夏秀才:“爹,我爷今天念诵你好几遍。”
“我正要去后院。”夏秀才下炕穿了鞋也跟着往后院来。
后院上房就热闹了起来。女人们一边和面剁馅一边唠嗑,夏老爷子、夏秀才几个坐在炕上也说的很是稠密。
数九寒天,外面滴水成冰,然而屋子里却热烘烘的。
这样的日子,在夏老爷子看来,就是再幸福不过的日子了。
夏至帮着夏老太太剁馅,小黑鱼儿、小树儿就跑来要她一起去河套玩。
“大哥帮我们扎了个冰车,姐,你也去,我推着你玩。”小树儿巴着夏至说。
“十六,一起去呗。”小黑鱼儿也来拉夏至。
“不去,我~干活呢。”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