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秋闱大考 (第2/3页)
怒马狂奔,百步转瞬即到,那箭靶小树已在近前。众人更是策马一列,马速极快之间纷纷侧身伸手往空中一捞。每个人又都把之前自己射出的一箭抓回手中,归入箭袋。
此时老军汉们人人大笑不止,心中畅快无比。显然这群同族同袍十几年前在那大同边镇先锋营中常常也是如此耍弄。虽然十几年后再骑上这军中健马,身上功夫却是已然了得。
只是这祝家庄到青山县的平坦驰道不过十来里路,经不得这健马飞驰多久,不过刻钟,已经只能勒马止步了。不说军汉们,却是这马儿可能是许久没有这般飞奔的机会,都显得意犹未尽,蹄子还在踢踏着地面砂石作响。
又过得几月,已经是深秋,祝振国准备多时的秋闱已经到来,这秋闱也叫乡试,虽然听起来还是地方考试,却是与之前的考试有了大不同。
祝门两代三学子同时进考,贡院考场之中更加森严。过得秋闱,便是学子们寒窗十年的蜕变,举人便是官身,得了举人也就得了做官的资格。
祝振国上一世便有一个“范进中举”的典故,这多年不中的范进考中了举人,便是惊喜得人都疯了,鱼跃龙门再次一举。
秋闱连考三场,分为三日。每日相隔两天,显得更加慎重。
第一场依旧是帖经,却是要考一天,考题通篇都是大篇幅默写。祝振国近来主攻的便是这帖经,原先便背得纯熟,经过最近几月备考,更是毫无难度。
只求这字词无错,字迹清晰。一天的时间,更是充足,祝振国一笔一划写得苍劲有力。答完开卷也是慢慢检查,果真还有几处错别,也是重新改正。
这改正却也是麻烦,并非直接把错别改过即可,而是要重新换上一张纸张,把整张纸上的答题全部重新抄写,以免出现答卷上有涂改的丑陋。
一场考完,祝振国看着夕阳西下,出了贡院大门。等得两位叔伯与欧阳文峰,想谈一番考试情况,也不上马车,慢慢步行归家而去。
坐在考场一天,步行一番倒是通体舒畅不少。
过得两日再考第二场,墨义。祝振国也是轻松,墨义对这个世界的学子而言,释义不难,难的是发散自己的思维想法进行解释。
苦读之人大多都是思维已经有限定之辈,最怕这发散自己思维的事情,也是眼界见识局限导致。祝振国却是不同,两世为人,更是见多识广,解释起经义来往往推陈出新,更是有上一世朱熹、王阳明等大儒的思想借鉴,答起题来有如神助。
出得贡院大门,欧阳文峰已经先出来,脸上倒是轻松,必然是答得不错。祝文广与祝文远两人也是交流一番自己的答题,祝振国听来觉得不算多么优秀,却也是不比寻常人差,心中也是安定。
休息两日再考,再考便是区别中举与落榜的关键一考了,便是这策问。这策问一答,便能充分显出考生的高低,是朝廷国家需要的良才还是寻常迂腐读书人便一目了然。
策问题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