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六章 如此名臣,焉得不亡?! (第3/3页)
抬枪、火铳、刀牌、长枪都收住了,各归部伍,按照各旗建制,齐齐立起八个方阵。
忽然八个方阵之中一声呐喊,海覆江翻,八营兵马随着旌旗飞出,把整个点将台护住,翻翻滚滚结成一个大方阵。
方阵之中齐声呐喊,战鼓乱敲,仍归到起先列阵的所在,队伍齐齐整整的立着。只管在方阵当中竖起一面大纛旗,上面写着“荡平天下,平贼讨逆”八个大字。
这么一番演示,看得代善等人心中惴惴不安,不觉之间,已经是冷汗湿透了几层衣物。“若是老十四这狗贼打算要老子的性命,谋夺大位,方才只需令曹振彦这狗奴才挥师杀上来便是!”
慑于多尔衮的威势,代善对于多尔衮以摄政王的身份传令八旗各部要操演火铳、抬枪战术,表示咱们这些做奴才的毫无意见,只管遵从摄政王旨意便是。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同八旗亲贵大臣们相比,洪承畴自然是算半个内行了。这半晌,他的一双眼睛便通过望远镜的尔镜头盯住了整个神机营的操演过程。
他发现,同大明神机营的战术不同,虽然都是要保证火力绵绵不绝,都是所谓的连环枪法,但是清军的与明军的有所不同。
清兵的连环枪法又分为进步连环和退步连环。
所谓进步连环,是指边打边进;退步连环,是边打边退。连环枪法是由以若干士兵组成的纵队来完成的。开始时,小队前进,第一名士兵射击后,向左出列,站立装弹,完成后排到对尾巴,第二至九名士兵全部照此依次进行。过程中,小队始终在前进。这是进步连环。退步连环开始时小队立定,第一名士兵射击后,到队尾装弹,其余士兵也照此依次进行。
“当年吴标以列阵徐进战法对阵摄政王的伏虎开山阵,两下里打得势均力敌,都是伤亡惨重。如今摄政王又有此般战术,不知道将来战场上与梁国公兵马对阵时,谁家能够占据上风?”
“洪先生,洪先生?!”
洪承畴正在凝神思索之间,却被多尔衮的呼唤声打断了思绪。
“先生却在想什么?”多尔衮见洪承畴神思不属,却是有些不解了。
“没有什么,没有什么。”洪承畴急忙解释道:“王爷如此兵威,何愁流贼不灭,天下不能归于一统?”
“朕决议令我大清八旗各部,除眼下正于宣府等地与流贼作战的平西王等部之外,一律操演这骑射之术,凡我八旗子孙,务以骑射为本,须马上射箭放枪。”
“王爷英明!”
点将台上,代善以下的八旗亲贵们无不倒身下拜,向多尔衮山呼万岁。
只有洪承畴兀自站立在座位前眉头紧锁,若有所思。
“先生所虑何事?”
“王爷令八旗操演火器施放,演练火器战法固然是极英明的。可是,臣愚钝,却是思虑这火器打造不易,耗费钱粮。眼下各处军费开支浩繁,如何能够将八旗火器筹办得妥当?”
洪承畴也是办理过火器制造,也从南中商人手中采购过火器火药的。他可是知道这东西的造价!如今与南蛮已经断了商贸往来,再想从南面采购那是势必登天还难。如果自己造办的话,以大明工部、兵部、内监兵仗局的尿性,想要打造出装备八旗操演火器需要的海样火器来,这笔开销可是让他想起来就有些哆嗦的。
“原来先生所虑的是这个。这点且请先生放心。朕已经令陈板大打造仿制南蛮火铳一万支,打造抬枪三千杆在库房之中备用。随时可以发给八旗各部。朕也给了陈板大这狗奴才一道旨意,务必要在库房之中保持这个数目用于储备。不必另行请旨打造!”
“这个!”洪承畴有点像牙疼一样倒吸了一口冷气!他对于多尔衮在军工上不惜工本的投入表示震惊。
“王爷如此大手笔,让臣等佩服。只是,如此一来,军饷想必。。。。。”按照洪承畴印象里打造这些火器的造价,如此大规模的制造火铳抬枪,势必给军费开支造成巨大的压力。
“先生果然是干国忠臣。谋国之老成,令朕甚是欣慰。陈板大!”多尔衮赞叹了一声洪承畴之后,唤过在点将台侧面等候的陈板大,“你向洪先生禀告一下,这些火器的造价几何。”
“是!”陈板大稍微踌躇一下,便口中流利的报出了一串数字来。
“仿南蛮火铳每支合银元两块,抬枪每只造价合银元八块!”
“你说什么?!”洪督师仰面朝天的颓然做到了椅子上,半晌不语。他这一举动倒是把陈板大吓了一大跳!实际上每一支仿制南中火铳造价不过一两三钱六分六厘造价银子,他却上报两块银元。抬枪每只造价不到六块银元,他却上报八块银元。这其间的奥秘,我不说想来大家也都能猜出个几分来。
“当年上海徐相国亲自监督制造的精品鲁密铳,号称最狠最毒的,每一支造价可是达到了一百五十两一支。他老人家打造的火铳更是要十四五两一支,本官购买南中火铳也是花费不菲,如何到了陈板大手中便是只要两块银元?”
(上面的这些数字出自雍正九年川陕总督给雍正的奏折、乾隆五十一年和珅给乾隆的奏折。和徐光启打造的鲁密铳同样款式的燧发铳在著名大贪官和珅的督造之下,每支用叶铁十五斤,工料饭食银一两三钱六分六厘。最大射程四百余步的抬枪,最贵的造价也不过六两,最低也要二两八钱。)
“一百五十两,两块银元,唉!”洪承畴心中默默的念着这两组数字,欲哭无泪。
“徐相国,某家原本以为你是个清廉自守的读书人,虽然笃信西洋教派,然却有大功于国家。现在看来,你也是毁我大明江山社稷的蛀虫之一啊!”
“大明朝有你这样的名臣相国,若是不亡,当真是誓无天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