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四章 当流寇不再流(二)

第六百一十四章 当流寇不再流(二) (第3/3页)

仔细的为罗汝才讲解一番。

据《元史》载,近侍别迭等人主张:“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

这显然是一个极端恐怖的政策,把汉人杀尽或赶光,使整个中原成为牧地,也就是把农耕文明全部蜕变为游牧文明。

耶律楚材为了阻止这个主张,就给窝阔台算了一笔帐,说我们每年需要的五十万两银子、四十万石粮食,八万匹帛匹,全都要来自中原的税收和盐、酒、冶铁等百业,怎么能够不要汉人?窝阔台要耶律楚材就此提供证明,来说服朝廷中保守的蒙古军人。第二年耶律楚材确实以税收的方法为朝廷提供了大量财富,使窝阔台非常高兴。

“如今我们据黄河以守之,有黄河水运之利,可以做到货畅其流。眼下,河南各地虽饥民遍地,但是只要稍加赈济,收拾农桑,未尝不是汉高祖据之以争天下的汉中巴蜀等地!学生敢断言,只要平安收上一季麦子、一季秋粮,河南便可以大定!大帅,人之智慧,谁不如我?学生能够想到的,李闯王麾下的李岩、牛金星等人又岂能想不到?为了不令河南诸府落入闯营一家之手,学生恳请大帅早作打算才是!”

罗汝才放下手中筷子,微微阖上双目,仔细的盘算了一会,屋子里的空气变得十分安静。

“子玉,你说得对。有了一块稳固的地盘,咱们每年在这里收的税粮便可以和打下汴梁城相仿了!这便是你说的,养鸡每天都有鸡蛋吃。可是,一季麦子,一季秋粮,弹何容易?!经营州府需要你这样的读书人,咱们手下都是厮杀汉,如何能够做那钱粮赋税管理民政之事?我老曹名声虽然谈不上坏,但是要想让那些读书人心服投顺,岂是容易的事情。再说现在局面虽然平静,但是仍旧不可大意。崇祯小儿丢了开封,又在辽东大败,他怎么肯善罢甘休?只怕张敬轩兵败便是替我和自成挡了一刀,说不定过几天便是左良玉大兵压境,东面李守汉又虎视眈眈,更加不利于人才招募。因此,开府之事,起码要等战事结束,才有得计较。等击败了崇祯老儿的大军,我让大元帅看看是否能够开一下科举,若是能招的一些人来,再行开府不迟。”

一腔热情,被残酷的现实兜头泼了一桶冰水。不过,吉珪也是很清楚,曹操说的句句都是实情,眼下首要的事情就是接应张献忠,打败左良玉。其余的也只能是向后放放了。

不过,吉珪倒也不是一无所获,至少曹操给了他一个权力,那就是此事可以悄悄的筹备起来。照着之前两家合伙时所商议的,打下城池,所有缴获闯六曹四的比例,那么如果开府建牙的话,至少也要有四成以上的官员是由曹营委派。“这些人,便要拜托子玉代为招募筹划了。”

朱仙镇在河南是一个十分有名的市镇,从宋、金以来就很有名。古时从南方到开封,或由开封往南方,有东西两条路。东路由瞧州、商丘继续向东南,过淮河到长江北岸,然后或往南京,或往扬州,路再分开。西路则经过朱仙镇,由许昌、叶县、南阳到襄阳,然后或经武昌去湖南和两广,或到荆州沿长江人四川。云南和贵州的士绅、举子、商人要去北方,也是取道襄阳、南阳、朱仙镇,然后由开封过黄河北上。至于豫南各府州县的人们去省城、北京,或往山东,朱仙镇也是必由之路。所以朱仙镇自来就很有名,并不单单因为岳飞进击金兀术曾在此地驻军。当然岳飞的驻军更增添了朱仙镇历史的光辉,使有爱国思想的人谈起它会引起慷慨吊古的感情。

李自成和罗汝才的标营亲军进人朱仙镇时,天色已经大亮。虽然雾气仍然很重,但在三四丈外已可辨出人的面孔、马的颜色;十几丈外的房屋、树木的轮廓也都在雾中显露出来。在东方一轮红日的照耀下,越发的显得清晰。

一路行来,只见西营的战士正在休息。有的在做饭,有的在喂马。马没有解鞍,只将肚带松开。人也没有解甲,但因为天热,又刚刚经过行军、作战,十分疲倦,所以许多战士就躺在街上呼呼地睡去。有的人手上还拿着碗,碗里还盛着水,可是已经睡着了。当然还有不少人在寨外担任警戒,以防敌人袭扰。

李自成和罗汝才走不多远,就被谷英手下的一名小校看见,当即便命人快马去报信,一面将他们引到岳王庙前。他们下马以后,命随行的人都留在庙外,走了进去。

岳王庙是一座很大的庙,也称做岳武穆庙。李自成和罗汝才穿过正院,进人偏院,在要进人庙祝居住的道房时,便听见张献忠洪亮带着几分狡黠得意的笑声从上房中传出来。

“八大王,你当真是不听话,中了两处箭伤,还不去睡觉!”这是闯营营中军营尚炯在责备张献忠。

“老神仙,再等一会,说不定大元帅、大将军,我那李哥、曹哥马上就要到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