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黄太吉的议和诚意 (第2/3页)
吴标、王朴、李辅明等人带兵冲入重围,加入锦州守城部队。可是,没多久明军自家伙里杀了起来,吴标的一颗大好头颅被送到了奴酋睿亲王多尔衮面前。而祖大寿众人在剿灭了模范旅之后,这才发现原来城中还有一个辽东巡抚在!于是乎,他被作为锦州城中级别最高的俘虏献给了黄太吉。
为了表示自己的和谈诚意,黄太吉便将这个打死都表示不会投降自己的家伙送回到广宁,顺便也给自己节省点粮食。不过,邱民仰入城时也不是空手而来,黄太吉命他将与马绍愉和谈的条款带给了洪承畴。
“那奴酋洪太说,他已经用了宝印,只要皇上用印之后,辽东的兵火便会停歇,生民便会安居乐业。”
见到邱民仰被黄太吉放回到广宁,洪承畴心中原本的一点疑惑顿时烟消云散。特别是邱民仰从随身护书中取出一份黄太吉已经用了印,上面有马绍愉和范文程二人的签字画押,刚林等人的附属用印议和条款之后,越发的相信,此事不虚!
上面的条款,同洪督师原本预想相比,无疑是宽松多了。既不要求称子称孙,也不是澶渊之盟,而是看上去很给大明留足了体面的。黄太吉去帝号,册封为辽王,将辽东封为其地,由其负责镇守。但是大明朝廷会派遣官员到辽东各地任职。既没有岁币也不割地,顶多是朝贡贸易和开边市贸易。如此优厚的条件,不由得让洪督师等人一阵醋意泛上心头。
“要是这样,那我们打的这几十年仗算是什么?!”一个关宁军的副将口中嘟囔了一句,算是发泄不满。
“不许胡说!”洪承畴申斥了一句,以他对军队的统御能力和威权,顿时那副将被惊吓的不敢开口。
但是,这不代表洪承畴对这件议和的事情就那么的赞同。
他自负十年老督师,在战场上跌爬滚打多年,如今以十余万大军,消耗了数以百万计的粮饷资财,却不能击破当面之贼,却被一个朝中小官轻松的搞定了黄太吉,令其去帝号,复国土,这种羞辱如何令人能够受得了?
他现在是充分的体会到了当年齐王韩信内心的感觉了!老子几十万大军打了那么久才打下了五十余座城,你郦食其一个竖儒,如何便说得七十余座城池来降?
史书上所有人都夸奖着那些著名的说客,夸奖着他们所谓的三寸不烂之舌的舌灿莲花,不费一兵一卒便如何如何的了。但是没有却从来没有想到过这些说客们背后的力量。如果没有强大的秦国在背后,张仪能够在关东六国那里耍流氓、捣糨糊吗?只怕早就被人丢进油锅里烹了!
就算是马绍愉生就了一副比苏秦张仪还要牛的口条,如果不是黄太吉自己一直想要通过战争的方式促使明朝承认他对辽东的统治同时开发边市贸易,加上明朝多次的军事压力,也是让辽东反贼们苦不堪言,他才不会答应和你议和,并且身段放得如此之低!
“历来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朝廷要议和,咱们身在前敌,与朝廷音信不通,自然不知道皇上的想法。但是,咱们要利用好这段时间,利兵秣马,做好继续与黄太吉周旋的准备!”
洪督师是不太相信,同时也不太希望朝廷与辽贼的议和能够成功。这一点上,以他对朝廷内部各派势力的了解算是判断正确。他所做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好这段时间,大量的储备物资,以木柴等为主,同时,将城中那些圈养已久的马匹轮换着到城外放养,啃食些青草,也好为以后的战事打下基础。
当下,他将自己的想法与邱民仰、曹变蛟等人一一作了说明,众人无不敛手称是。称赞督师大人的处置极为的妥当。
从第二天开始起,广宁城中出外砍伐木柴,到山林之中采集些蘑菇木耳之类的兵丁骤然增加了一倍不止。每天城门分为上午和下午各自开半扇,每次开发半个时辰,让城内的马夫和骑兵们分期分批的将各营各镇的骡马赶到城外放牧,饮水。
“皇上,底下的奴才们做的统计,昨天出城的明军军士大约有二千余人,骡马头口也有一千多。今日数量达到了将近四千人出城采伐木材,准备柴草。出城放养的马匹也多了一倍不止。”
黄太吉身边的噶布什贤章京吴拜,一面伺候着黄太吉换上盔甲,示意马夫将多尔衮进献给黄太吉的那两匹来自天方的骏马备好,口中还在同黄太吉交流着,将这几日的军情变化告诉主子。
“朕的虎口那里有些什么情形?”
黄太吉口中的虎口,便是他的长子,眼下的肃亲王正蓝旗满洲旗主豪格。
吴拜对这个日后的大清国皇帝和大蒙古博格达汗的情形自然是不敢怠慢,不说是事事关心了如指掌,也是能够掌握的七八成。
“肃亲王主子命人来报,那些打柴放马的明军士兵,已经越过了第一道长壕,长壕内的木头差不多都被他们运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