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八二章 江上数峰青(续)

第七八二章 江上数峰青(续) (第2/3页)

显缓解。

张爱萍在会上发表了悼念江上青的讲哈,号召皖东北人民团结起来,建立抗日政权和武装,坚持抗战,用胜利来纪念江上青同志和小湾事件牺牲的烈士们。

刘一民参加了江上青的追悼会,他说:“江上青同志是替盛子瑾专员牺牲的,敌人是冲着盛子瑾专员来的。只不过他们不认识盛子瑾专员,以为穿军装、戴眼镜的江上青同志就是盛子瑾专员,这才集中火力瞄准江上青同志打。这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在团结抗日的旗帜下,仍然隐藏着一些不顾大局、不识大体、打鬼子不积极、搞摩擦当先锋的顽固派。这些人,不是为了抗战,而是想利用抗战来抢地盘、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发国难财。他们和鬼子汉奸一样坏。谁要是影响了他们的利益,他们马上就会刀枪相向,根本不管你是不是他的战友或上级。盛子瑾专员和江上青同志就是因为没有认清许志远这类人的真面目,以为他们再过分也不会对自己人下杀手,这才遇伏。江上青同志和小湾事件牺牲的烈士们的鲜血没有白流,它让皖东北的老百姓擦亮了眼睛,认清了谁是抗日的,谁是打着抗日旗号干坏事的。也就是说,认清了谁是我们的同志,谁是我们的朋友,谁是我们的敌人。这一点是用烈士们血的代价换来的,对于今天的皖东北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刘一民接着讲了建立和恢复皖东北抗日政权、建立皖警备司令部的重要性,鼓励皖东北军政干部学校的学员们放下课本,到军队中去,到地方上去,建立县区村三级政权,宣传发动群众,动员群众组织成立真正抗日的、保家卫国的地方武装,坚决打退日伪军将来的扫荡。

处理完江上青的后事后,皖东北政权建设和地方武装整编进入了实质性阶段。现在除了宿县县城还在日军手中外,皖东北淮河以北的五河、灵璧、泗县、盱眙四县的县城都在八路军手中,五河县长李东逸已经被我党委派的县长代替,灵璧县长许志远和代理泗县县长黎纯一都跑了,宿县县长、盱眙县长还在游击。整个皖东北出现了政权真空。以刘一民的作风,自然是不会让这种情况持续下去的,一道道命令从半城镇发出,江上青创办的皖东北军政干部学校的学员紧急毕业,同唐星樱在双沟创办的干部训练班学员一起,组成一支支工作队,在从部队和地方武装中抽调的老党员干部的带领下,开赴各县,组建县、乡抗日政权。

张爱萍以赵汇川部、孙象涵部和从萧、铜地区撤过来的我党控制的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了三个团、七千人的皖东北警备旅,并以我党在皖东北的地方武装为基础,组建各县县大队、区中队,开始和教一旅、新一旅进行混合训练。

这一次,刘一民下了狠心,他知道光凭这些新组建的武装短期内是打不了硬仗的,主力一撤,皖东北就会重新变为敌占区,最起码也会变为游击区。历史上张爱萍部队扩大很快,但开始不注意质量,没有多长时间就缩减了。主要还是部队训练跟不上,缺乏干部。这个问题对于教导师来说不算什么,刘一民直接从教一旅、新一旅给皖东北警备警备司令部抽调了一批、团、营、连、排干部,充实皖东北警备旅、县大队、区中队,加强政治工作和军事指挥。可别小看这个措施,就这一招,就奠定了皖东北我军将来成为主力的基础。

从教一旅、新一旅抽调的干部算是离开了教导师的建制,大家的心情都不愉快。过去从教一旅抽调的干部多了,但是去的部队都是教导师序列的部队。就连派往几个主力师的特战干部,也都仍然归教导师特战司令部指导。现在派往皖东北警备司令部,这算是什么部队啊,对外还号称是皖东北抗日民主武装。这不是变成了地方武装么?

刘一民专门赶去给干部们开了个动员会,再次重申天下***领导的军队都是一家,干部是党的宝贵财富,哪里需要到哪里去,去了就要勇挑重担,生根发芽,打出一片新天地来。不要说同志们了,就是我刘一民、罗政委,那也是中央想调到哪里就调到哪里去,都是为了革命,没有什么这部队、那部队的区别。将来形势发展了,部队规模扩大了,打大仗了,皖东北警备旅成主力了,很可能就又属于一个部队了,还要在一起统一指挥、配合作战。

临别的时候,刘一民给大家一起照了合影照,赠送每个人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写上了临别赠言,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给团级干部的赠言一律都是“发扬老红军传统,带出老红军团队,以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打出一个红彤彤的皖东北,打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中国。”

给营、连、排干部的赠言就比较个性化了,比如给一个营长的赠言写的是“抗战爱情双丰收,杀敌娶妻两不误。再见面时你小子如果还是光棍,老子就关你的禁闭。老子没有这么窝囊的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