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不敢为天下先 (第2/3页)
“也太深了……”
“那……”
“不(音:匹)敢为天下先!”
苏倚否决,然后给出了一个话题:
不敢为天下先。
这一句话出自《道德经》的“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只是,苏倚念“不”这个字的音,却是“匹”。
一下子,暖暖竟然没反应过来。
直是任红梅质疑道:“姐,你念错了吧?这一句应该是‘不(布)敢为天下先’才对吧?怎么成了‘不(匹)敢为天下先’了?”暖暖这才明白,哦,妈妈说的这是《道德经》中的那句话啊……只是,那个“不”是怎么回事?她记忆中的这句话,就和任红梅说的一样,是读作“布”的,而不是“匹”。
苏倚柔的一笑,说:“没错,就是匹!”
“啊?”
“‘不’的意思,就是不安定、不太平。所谓不敢为天下先的意思,便是在不太平、不安定的时候,敢于为天下先。时有乱,不是等人平,而是我挺身而出,我来平,让天下安定下来,红梅你琢磨一下,是不是?”妈妈笑的温和,看任红梅,解释了一句“不敢为天下先”后,就让任红梅自己想一想。
“天下纷乱,就要挺身而出,平息乱世……”任红梅轻喃,深思不已。这是一种主动的精神,和传统的、大众的解释,却是截然不同!
而暖暖,则是想到了一句形容佛、道二家的话。说是乱世,和尚封山,躲避乱世,道士出山,扶危救世,消灾解厄。盛世,和尚广大山门,而道士则隐居深山,不显功名。而这样的行为,似乎更切合了妈妈的这句话。
遇到了乱世,就要“敢为天下先”,要站出来,平息战乱,解除百姓的困苦。这就是道之一学的精神,它是和墨家中人一样的努力的。只是,他们的为,不是为了利的有为,而是为了用——只要天下可以安定,那么自我的牺牲,算得了什么?只要天下可以安定,那我的付出,得不到回报,又有什么关系?
所谓“无为”,无之以为用,而为之——只要对天下好,对天下有用,利益算是什么?回报算是什么?
这便是道家的“无为”。
而这样的“无为”自然也更加符合道家的身份:它是由周王朝的守藏之官,以其官学,诞生的一门学问,立足之位,在于天下。它出现的那一刻,便是以天子之姿,俯瞰四海的。所以为了天下万民,它们不计较利益,强调有为,也强调无为。尤其,是强调作为天下的控制者,必须要“无为”——
有用,就要去做,而不是有利,才去做。
她想着这些,心中的概念便少了许多的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