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八章 潘家园

第四百五十八章 潘家园 (第3/3页)

古旧物品、珠宝玉石、工艺品、收藏品、装饰品,年成交额达数十亿元。

市场拥有4000余家经营商户,经商人员近万人,其中百分之六十的经营者来自京城以外的二十八个省、市、自治区,涉及汉、回、满、苗、侗、维、蒙、朝鲜等十几个民族。现在的市场形成于1992年,是伴随着民间古玩艺术品交易的兴起和活跃逐步发展起来的,现在已成为一个古色古香的传播民间文化的大型古玩艺术品市场。

“登长城、吃烤鸭、游故宫、逛潘家园”已成为外国游客到中国旅游的重要项目。市场是全国品类最全的收藏品市场。经营的主要物品有仿古家具,文房四宝、古籍字画、旧书刊、玛瑙玉翠、陶瓷、中外钱币、竹木骨雕、皮影脸谱、佛教信物、民族服装服饰、文革遗物等。

市场是藏品展示的窗口,藏家交流的平台,藏友淘宝的乐园。市场是全国最大的民间工艺品集散地。有衡水的鼻烟壶、杨柳青的年画、苏杭的绣品、东阳的木雕、曲阳的石雕石刻、齐鲁的皮影、赣西的瓷器和水晶饰品、宜兴的紫砂、陕北的青铜器、西南的服饰、西北的佛教用品、回族的白玉、宝岛的交趾陶等,这些不同民间特色的工艺品从全国各地汇聚潘家园,又从这里销往全国和世界。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以后这里的水坑和洼地被逐渐填平,并开始建设居民区,几年的时间就出现了一大片居民区,并以“潘家窑”之名而称。但叫了没有多久,人们就觉得不雅,因为老京城人通常将妓院叫“窑子”,所以就改为“潘家园”,这个“园”字,便是“家园”的意思,并将附近新修的道路称为潘家园路。

后来在修建三环路时,在潘家园东侧修建了一座立交桥,便得名“潘家园桥”。

90年代以后,在这里逐渐形成一个旧货市场,短短几年时间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古玩旧货集散地,吸引着大批淘宝者和游客。

而今,“潘家园”已不只是一个街道或一个地域的名称,几乎成为古玩市场的代名词。

说实话,胖子能在潘家园有一家店,可以说是很牛的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