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四章 气急败坏 (第1/3页)
“对,在英国人的手里。你有什么办法让英国人放咱们进港加油吗?”王亮想了想,不错,1941年之前新加坡的控制权一直都在英国人的手里。
1941年尾,英国完全低估了日军的战斗力,直到日本出其不意地攻击新加坡,这是大英帝国皇冠上的一枚小宝石。
新加坡扼守着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航运要道马六甲海峡的出入口,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她成为兵家必争之地。作为英国在东南亚的政治经济中心,日本必须拿下新加坡才能彻底把英国人赶出东南亚。
新加坡华侨人口密集,这里是南洋华侨抗日运动中心。陈嘉庚领导的“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便发动东南亚八百万华侨,为中国筹集了约合4亿余元国币的巨额外汇。
此时落入虎口的新加坡华侨由于先前曾大力援助中国抗日,又组织义勇军进行过英勇的抵抗,因而遭到日本的忌恨和疯狂报复。
1942年2月15日,新加坡被侵略的日军占领。
珍珠港事件隔天,日军在马来亚北部的哥打峇鲁登陆,战争开始仅55天,日军就占领了整个马来亚。
1942年2月15日,英军总司令白思华宣布无条件投降,逾13万名英国、澳洲、印度等守军沦为阶下囚,这是英国军史最大浩劫(新加坡之战)。
日本在接管新加坡后将她改名为“昭南岛”。同年2月18日至25日,为报复星华义勇军和先前支持中国抗日的华人,日军开展了以“大检证”为名的肃清行动。
日军当局在多个地方设立「检证中心」,他们的计划是甄别所有介於18至50岁的华裔男性,将所有的「反日分子」铲除,最后日军抓走约二万多人,当中绝大多数被带到郊区或偏远的樟宜、榜鹅海边予以集体枪杀,剩下则被送到泰国做苦工。
日军还勒索南洋华侨,要华侨交出五千万元俸纳金。
山下奉文当时给的理由是:“华侨支持重庆政府抗日,这笔俸纳金,是你们向日军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