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北进 (第2/3页)
荡的开往北方。
在大批空艇部队的支援下,对俄国在西伯利亚地区三大水系流域的俄国据点,发动了猛烈的攻击。战斗基本复制了中路支队攻占叶尼塞斯克要塞的过程。
俄国人在西伯利亚的据点基本都是木质的棱堡,配备火绳枪和少量前装火炮。对付装备简陋冷兵器的西伯利亚当地土著,倒是挺好使。可是面对远东军的强大炮火,以及武装到牙齿的远东军,那基本就是摆设。
西伯利亚丰富的水路,为远东军带来了极为便利的条件,各个分队以营为单位,乘坐内河蒸汽甲板驳船,在各个河流上大肆扫荡俄国据点。
东北野战军司令员,对参战部队下了死命令,那就是不留俘虏。对各个据点的首领,以及抵抗比较激烈的地区的所有俘虏都要施以残忍的木桩刑。
俄国在西伯利亚各地的据点,这下可算是倒了血霉,他们根本想不到会受到如此猛烈的进攻。因为西伯利亚地广人稀,俄国在各地的力量都很单薄,而远东军三个方向的扫荡支队的兵力又非常充裕,使得他们几乎没有反应的时间。
虽然此次扫荡战役,被远东军东北野战军定义为一次远距离实兵实战的拉练演习,但是参战的东野各部队,对此次战役也都非常的重视,进攻俄国据点的时候极为猛烈。
俄国东侵对西伯利亚的各族土著来说是灾难性的,东侵的主力都是以残暴的哥萨克人,因为西伯利亚地域广袤,气候寒冷,环境极为恶劣。
所以东侵的哥萨克根本无法携带足够的给养,在西伯利亚漫长的冬季,他们就连越冬的粮食都无法保证。除了在西伯利亚到处杀戮抢劫,他们几乎熬不过冬天。
著名的哥萨克首领,“毕萨罗”式的凶残殖民者伊凡·卡尔金于1630年曾侵犯到伊里姆河、库塔河及勒拿河中游,血腥屠杀当地的各族土著。火枪兵百人长彼得·别凯托夫替换卡尔金,来到勒拿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