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四章 【读书无用论】

第七百三十四章 【读书无用论】 (第2/3页)

学,甚至专科,这都是要十里八乡敲锣打鼓庆祝的。

的确,当时的大学生,的确是天子骄子,值得庆祝的。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八九十年代,哪一个出了一个大学生,那么它的整个家庭,在几年之后,一定会得到一场巨大的蜕变。

至少,让家里的环境大大的好转,这一点完全不成问题。

然而,进入二十一世纪,整个华夏的大学生就业难,毕业即失业现象愈演愈烈。

许多在校大学生抱怨在学校根本学不到什么实用技术和能力,就业后的收入有时还不如一个农民工。

而在父母看来,含辛茹苦、紧衣缩食供养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却并没有如愿出人头地,无力反哺家庭,培养孩子读大学根本就是一场失败的投资。

尤其对于农村学生来说,拼爹、拼裙带关系等不公平的竞争环境也是他们就业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门槛。

既然兜兜转转也难以顺利找到突破生存环境的通道,又何必苦读多年、参加高考,去读“无用又无望”的大学?

慢慢的,“读书无用”论,盛行一时。

尤其,这种现象首先从农村出现。

过去靠高考改变命运的农村青年面临无能为力的三大难题:

一是高考的公平性不如以前;

二是高昂的学费让贫困家庭难以负担;

三是花费巨额费用大学毕业后却找不到工作。在一些农村学校,放弃高考的学生高达三成。

“有个好爸爸就有好前程”的“拼爹”现象随处可见,考大学改变命运的难度越来越高。

要不然,“奋斗18年才和你坐在一起喝咖啡”的调调怎么能引起万千屌丝的共鸣?这个,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说明了二十一世纪许多大学生的窘迫。

一方面——

家里的父母,家里的亲戚,都认为孩子考上了大学了。

这个,是他们这些老一辈的许多人都不曾达到的成就,那么如此一来,考上了大学了,以后的生活也就有了保证了。

再如何,也要比他们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