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三回 首辅的倒台

第八百三十三回 首辅的倒台 (第3/3页)

,这些人你认识得越多,那在官场上的盟友也越多,久而久之,当你的这些盟友和党羽们能控制一大半的朝臣,那皇帝也奈何你不得了!我爹正是因为深黯这一切,才得以成为三朝元老,把持朝政几十年!”

李沧行虎目中精光一闪,他摇了摇头,说道:“杨先生,你又在大言不惭了,你爹要是真的有这么厉害,能把持住整个朝政,那也不会让皇帝直接把你们这一党四五百个官员全部免官,赶出京城,流放的流放,充军的充军了。是不是?”

杨慎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黯然的神色:“我们千算万算,本来是算得清清楚楚,朝中上到内阁,下到各部官员,多数都是我们一党,共同进退,绝不会有问题,就是严嵩,当时对我爹也是死心踏地,当年我们这些官员,能逼得正德皇帝都无法立皇后,只能自己躲到豹房,甚至明知是我们派人刺杀了你母妃,他也根本无法报复,这就是我们的实力,比起今天的严嵩一党,只强不弱。因为严党毕竟还有清流派诸臣牵制,而我们当年,可是一家独大,甚至可以虚君实权的。”

李沧行略一思忖,摇了摇头:“但你们没有算到,嘉靖皇帝居然可以重新起用在南京的那些半退休官员出来,填补你们的这些空位,对吧。”

杨慎的脸上闪过一丝悲伤的神色,咬了咬牙:“不错,就是如此,千算万算,算漏了这一条,虽然我大明自靖难迁都以来,南京名为陪都,但也设了六部,照着朝廷的官位,除了内阁外,所有的官职都设了一个一模一样的,可是在这些位置上的官员,无一不是政治斗争失败,或者是年老昏庸,准备致仕回家的那种,领个俸禄罢了,无任何实权可言,多年来都无人关注,而且当时我爹在南京也有几个亲信坐镇,重要的职位上全是我们的人,按照常理,一般的人就是想有野心,也不可能折腾出什么结果的!”

李沧行冷笑道:“但你们偏偏就是不知道,南京的礼部主事,那个叫张璁的家伙,为人虽然迂腐迟钝,没有实际政务处理的能力,却是个钻死书,认死理的书呆子,更可怕的是,这个人看得懂风向,会做政治投机,看到那时你们群臣一边倒地欺负皇帝,就意识到自己的机会来了,在这大礼议事件上公开地站在皇帝一边,上书为皇帝争生父的名份,从那天起,皇帝就不再是孤军奋战,而你们在这事上本就不占理,给张璁引经据典,驳得也是体无完肤,只怕就是连才高八斗的你杨先生,也是始料不及吧。”

杨慎的脸上两堆肥肉轻轻地抖了抖,缓缓地说道:“其实当年我也是反对家父的意见,劝他不要在这事上压皇帝一头的,小皇帝想要认谁当爹,让他母亲当太后,那是他自己的事情,事实上朝中大事他根本离不开我们,我们又手握实权,尤其是人事权,他连一个信得过的太监也没有,跟着他一起过来的锦衣卫陆炳又给我们打发去了外地,可谓孤掌难鸣,就是他有野心,也不可能在十年内建立自己的班底,完全没必要跟他搞坏关系。”

“可家父就是不听,说这小孩子聪明,若是新登皇位的时候不给他点下马威,让他知道咱们的厉害,啥事都由着他性子来,只怕就会成第二个正德皇帝!”

李沧行点了点头:“关于这件事,我已经清楚了,不想多听,总之你们父子两个,还有你们的团伙,最后被连根拔除,赶出朝堂。可是严嵩跟你们又是什么关系?听你的意思,他并不是背叛你们的?”

杨慎摇了摇头:“严嵩是我让他主动上书投靠皇帝的,当时的情况已经明朗,我爹必败无疑,嘉靖帝的母亲已经进了后宫,作为太后,而他的父亲也给加了皇考之名,唯一没做到的,也就是他父皇的牌位没有进祖庙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