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节 口腹蜜剑 (第1/3页)
第一卷风起于飘萍之末
阳光透过淡薄的云雾,照耀在黑山绿水之间,反射出银色的光芒,耀得人眼睛发花。
秦浩明率领二千人马于正月元朔日离开赵县,分派快马夜不收四周探寻范永斗、王登库、梁嘉宾三家商队。
可反馈回来的消息却让秦浩明目瞪口呆大呼头痛。
三家商队并没有统一运输,而是在中途便各自分开,根据自己家族的商队路线前进,并且人数日益减少。
高明,实在是高明。
秦浩明明白自己大意了,中了晋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之计,小觑他人。
出现这种情况唯有二种可能,隐藏分化或者就地销赃。
想想也不难理解,晋商的商业网络何其庞大,全国各地基本都有他们的仓储物流,何况是京畿附近?
甚至往深一点想,他们有必要冒着通敌的风险,眼巴巴的运送巨额粮草物资到天津港吗?
以他们和建奴的关系,大可等风平浪静后,过个半年一载的再偷偷运送也不迟,建奴可还欠着他们的巨款呢?
如果建奴非常缺少粮食,他们抑或可以从其它地方调配粮食过去,毕竟他们有这个实力和能力。
枉费自己还想把他们一网打尽,让建奴此次劫掠成果毁于一旦,以图壮大自己,看来还是空欢喜一场。
必须谨慎,不可麻痹大意。
这些人可都是老狐狸,看来是自己这段时间来太过顺利,以至于沾沾自喜狂妄自大,秦浩明暗自警惕。
那么,汇集在天津港的三百海船有何用处?
秦浩明可不认为梁家族人生死关头敢于欺骗他们?
还是说他们也被家族蒙蔽,不知具体布置,抑或还留有后手?
命令军中增加夜不收,加大侦探力度,采取两三人一组,务必把商队消失的具体地址、具体人家打探清楚并且记录下来。
秦浩明的大军则沿着明军的防线,一路从正定、辛集、衡水尾随其中一股最大的商队直插德州。
之所以不在半途把他们拦截下来,秦浩明却是还有其他一些想法。
德州自古有九达天衢、神京门户之称,是南方九省通往北京的重要漕运通道。
明成祖定都北京后,德州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码头,是南北文化交流、交通之要地。
故而又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
而京杭大运河更是在德州有上百里的水道,直通天津港。
尤其是到大明后期,德州借着京杭大运河特有的沟通功能,将南北的政治中心与经济重心连接在一起,将不同江河流域的生产区域联系在一起。
逐渐发展成山东的重地,并且和天津港一道维持着大明京畿地区百姓的命脉。
而漕运之中围绕京杭大运河的水运,相关的漕粮调配、收缴、发送、押运、下卸、进仓储备等方面,无疑更是重中之重。
秦浩明相信,八大晋商一定在德州港和天津港有自己的仓储基地,他要做的,便是顺藤摸瓜或者把水搅浑,看是否从中有所牟利。
“禀报秦将军,前面有一标大明将士,约千五人,旗帜注明是刘左都督、太子太师。”
临近德州虎威镇不远,夜不收在亲兵浩子的带领下,上前报告。
“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