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节 不负此生

第一百四十节 不负此生 (第3/3页)

保护伞。

毕竟他知道,在大明,若是无权无势无保护伞,单凭一个秀才的身份,想经商发财招兵买马驱逐鞑虏,无异于痴人说梦。

那只不过是一条养肥的猪,随时任人宰割,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无需什么朝堂大佬、省府衙门出手,便是临浦县令或者大家族出手,他都抵挡不了。

所以在前期,明明肥皂已经生产出来,他都不敢在临浦销售,原因就是在此。

至于说得授从三品府军前卫指挥同知,不过是个意外,来之前他压根就没有考虑。

包括谋求镇守大同,那也是随着形势的发展,临时起意而已。

终究从他内心来讲,始终有一种大丈夫生于世,自当趁势而起,岂能处处受制于人的想法。

概因此时是一个最坏的年代,但也是一个最好的年代。

秦浩明可以拍着胸脯毫不夸张的说,此时世界的中心在大明。

大不颠尚未崛起,老美从未听说,倭寇还只在和郑芝龙做生意,倒是荷兰马车夫开始四处活动。

不过也不足为虑,相比较而言,大明民间私营的经济力量远比同期西方强大得多。

当英国的商人手工场业主拥有几万英镑已经算是巨富的时候,江南商人动用几百万两的银子进行贸易和生产已经是很寻常。

郑芝龙海上贸易集团的经济实力达到每年收入几千万两白银,此时荷兰的东印度公司还根本无法与之相抗衡。

正如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说的一样:中国物质生产极大丰富,无所不有,糖比欧洲白,布比欧洲精美……

人们衣饰华美,风度翩翩,百姓精神愉快,彬彬有礼,谈吐文雅。

可是不过弹指数百年间,鞑虏占领华夏大地,实行愚民政策之后,汉之文明汉之衣冠汉之魂魄俱……

在秦浩明心中藏着一个梦想,消灭鞑虏只是人生目标之一,引领华夏汉人走向世界才是他的终极目标。

可若是靠朝堂衮衮诸公及只知道勤奋的崇祯帝,他认为还是自己利用穿越者先知先觉的优势更加现实。

“难得破虏小小年纪便胸怀大明,淡泊名利,立志至诚。佛曰,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倒是本督着相,执着于虚妄。

现如今鞑虏尚盘踞在城门口,本督却在此泛泛空谈,真是本末倒置,让你见笑。”

卢象升虽说还有点惋惜,但他本是豁达之人,自嘲一句,便就此揭过。

实则心里想,反正来日方长,今后想法改变也犹未可知。

秦浩明展颜一笑,有点心虚,不敢就此事多跟他讨论,而是就此分析起多尔衮接下来有可能的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