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第十三节 规章制度

第十三节 规章制度 (第2/3页)

好,这也是他为什么雇佣流民而不是秦家村村民的缘故。

人心叵测,道路是每个人自己的选择,他需要的是可以同艰苦共患难的人,自己自信可以给他们超乎想象的丰厚福利,前提是他们需要付出,这也是对大家一种的考验。

“谢谢秀才公,能有口吃的就行。”

“统一安排食宿,那敢情好,两个孩子再也不用露宿荒郊野岭了。”

“中,俺干了。”

……

可就这样,已经让王大贵他们感激涕零,包吃包住还有工钱可拿。在这乱世当中,可不就是天堂,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日子已经让他们对生活的要求降低太多。

秦浩明仰天长望,强忍着不让泪水留下。

这就是华夏民族千年来百姓的心声,能吃饱,有衣穿,有个地方避寒即可。

为什么上苍要如此不公,视天下百姓为刍狗。既如此,自己就要打破这些坛坛罐罐,誓把日月换新颜!

既然无异议,那自然是签订协议,其中只有齐芳喜会写自己的名字,其他人都是按手印。

秦浩明这样做也是秉承先小人后君子,话已经说在前头,如果还要有狼子野心之人,他自问不会手软。

让张云带两个人购置一些生活生产必须品,例如;铁锅、碗筷、砍刀、斧头、钉耙等用物。吃的目前则完全有秦浩明提供,大家统一吃大锅饭。

接下来秦浩明把其他人组织起来,让每个人都有事情可做。年老的婆子们负责煮饭;年轻女子负责浆洗;而所有的青壮则让他们盖茅厕。

哪怕是年老体弱之人也有用处,那就是平整土地,种种青菜、红薯等。

斗米养恩,担米养仇。接受救济的人,习惯了之后往往认为救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自然不会考虑自己去干点什么,靠自身的劳动来获得食物。

不是秦浩明不愿供养几个老人家,而是名不正言不顺。他宁愿通过这种劳动方式,让每个人都可以发挥作用。并且形成一种模式和规矩,才可以在今后接收更多的流民。

“董兄弟好点了吗?不好意思,目前环境简陋,尚请见谅!已经安排工匠建造房屋,不日即可。”

忙完琐碎事情,秦浩明带着余佑汉探望董长青。几百平米的仓库,昨晚众人席地而睡。好在经过清理,尚算干净。

“秦秀才此话差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