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日军代表到了 (第1/3页)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三百三十七章:日军代表到了(求订阅、求月票)
马铮同傅宜生之间的会谈很成功,两人就第35军同绥察军区的防区达成了协议,就以双方目前实际控制区为界,互不侵犯。
作为补偿,绥察军区要在和日军完成交易后分给第35军3000支步枪和150挺轻重机枪。另外还要开辟一条乌拉特前旗、杭锦旗、东胜到晋西北的通道,在这条通道上晋绥军各部只要提前报备就可以随意通行,不受阻拦。
这个协议看似是马铮所部吃了亏,但是实际上马铮和傅宜生都清楚,真正吃亏的还是晋绥军,因为现在不管怎么说还是国民政府当家,而晋绥军又是国民政府承认的地方部队,绥远则是晋绥军固有的势力范围,不管包头是不是马铮所部从日本人手中抢回来的,只要晋绥军还在,这地方就应该归晋绥军,说道什么地方也是人家有理。
现在只不过有理比不上拳头大的,马铮所部兵强马壮,所以就算是绥察军区占了包头,别人也不敢多说什么。但第35军真要是闹起来,恐怕最后让步的很可能还是马铮所部。
更何况马铮早就知道国民政府上下现在早就看八路军很不顺眼了,八路军的快速发展已经成了包括老蒋在内的很多人的心病,要是傅宜生借题发挥的话,国民政府肯定会要求马铮所部回到自己的防区,将包头让出来的。
如果马铮所部照做的话还好,如果不照做的话必然会被国民政府抨击为违抗军令,如此一来两党之间关系必然会受到影响。
这一点马铮能想到,傅宜生同样能想到,他能以武器装备换地盘而寻找台阶下,可以说已经做出了让步,所以对于傅宜生提出的要求马铮也答应的很爽快。
当然了,马铮也清楚傅宜生这么做也是有原因的,并不仅仅是因为他本人深明大义。不愿意和八路军搞摩擦这么简单。
傅宜生出身晋绥军,大半辈子都在为晋绥军服务,但是他和晋绥军大佬阎锡山的关系却很一般,远远比不上杨爱源等人。之前是因为老蒋对傅宜生另眼相看引得阎老西的猜忌,而现在则是因为傅宜生对军中的一些改革让阎老西很不满意,因此矛盾重重。
而引发傅、阎之间裂痕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傅宜生对八路军的态度,在傅作义受任第2战区北路军总司令时,所部防区八路军120师隔河相望。因此双方信使往来不断。交换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