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尺剑震朝纲

最新网址:m.doupocangqiong.cc

第27章 尺剑震朝纲 (第1/3页)

宁江之言,让宋劭沉默了。

不可再让韩熙留在朝堂上……这话的意思,已经是在让他罢相了。

无故罢相,势必惹得朝野纷议。这是必然会记载进史书的大事,即便身为天子,且一心想着振兴儒道崩溃后,以断崖之势下跌的华夏,他也不由得顾忌起来。

然而,回想着今日韩熙口口声声俱是为国为民,实际上却是置国难于不顾的架势,他也不得不承认,要想让变法继续下去,罢相几乎是势在必行。否则,在韩熙的带头下,日后被阻止的,绝不仅仅是开征商税的问题,甚至连已经执行下去的都会出现问题。

除非他不打算将变法继续下去,否则,君相相争,将是不可避免的事。而君权与相权的激烈冲突,原本就是国家的大忌。

他位于陛阶之上,道:“罢相之事,说来容易,然而即便是朕,也无法在朝堂上无故提及罢相之事,首先必须找信得过的御史,由御史来罗织丞相的过错。若是罢相不成,控诉丞相的御史必然罢官,此乃惯例,一时之间,想要去找敢于与相权相争的御史,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况且韩熙本身乃是大儒,一向爱惜声名,其过错也不好罗列……”

宁江道:“不需要御史!”

宋劭一个错愕:“无需御史?”韩熙乃是右仆射兼中书门下平章事,身为百官之首,按照道理,其他官员可以反对他的决策,但不能直接控诉他本人。若是没有御史,他想不出该如何罢相。

宁江却道:“只需这般这般……”

*

第二日的早朝,宋劭召集百官,第一句就是明言开征商税之事就此作罢之事,韩熙等尽皆大喜。

正如宁江所说,虽说大周王朝一向重文而轻商,但几百年下来,哪家大的商社、商团的背后没有朝臣的支持?官员有权,商人有钱,官商勾结甚至是官商一体原本就是必然之事。尤其是天子连盐税都要动,盐矿、盐运,哪一个不是掌握在大家族手中?这可是实实在在的,触动到了他们的利益。

况且,即便不考虑这个问题,能够让这些日子力排众议,无视相权的天子吃上一次鳖,对于他们来说,本身就是一次莫大的胜利。朝堂之争,许多时候,原本就不是是非对错的问题,而是立场……或者说是派系的问题。

有的时候,哪怕明知道自己这边是错的,为了己方的声势和威望,也无论如何要坚持下去,斗倒政敌。

同样的,君权坐大,

相权就不免束手束脚,在这个文气流失的时代,手中的权力,他们是愈发不能放弃。

原本以为今日必然又是一场纷争,没有想到天子直接妥协,百官大喜过望。天子妥协,这就意味着他们的胜利,也意味着至少在这一次,相权占了上风。

于是纷纷嚷着陛下圣明……虽然赢了,但天子的颜面重要给的。

陛阶之上,天子宋劭一阵急咳后,长叹一声,道:“我大周朝近千年的盛世,传到朕这一代,却是四方乱起,西夷占了巴蜀,北蛮割去四州,实乃八百年未有之耻。总是朕不合天心,惹得华夏不靖,百姓不安。”

韩熙拱手下跪:“是老臣无能,身居相职,未能助陛下匡扶四海,扫平蛮夷,还请陛下允老臣告老,以待贤明。”

其他官员也跟着纷纷下拜:“臣等无能。”

主忧臣辱,主辱臣死!天子自言无德,丞相领着百官自然要跟着下拜,为陛下承担罪过,这是整个儒教体系所形成的“题中应有之义”,然后,在天子与百官争相“承担过错”之后,大家一同立志,要“正刑与德”,这可以说是几百年来重复了无数次的套路。

但是这一次,在群臣下拜后,本该继续自省的天子却沉默了。整个大殿,一下子变得安静下来,陛阶上的天子,突然就一言不发了。跪伏在阶下的百官一时间,尽皆茫然,低着头,彼此对望……为什么陛下没有跟着套路走?

就这般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doupocangqiong.cc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