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3章 【王督,来一段】 (第2/3页)
年内没有大起色,甚至会更长的时间。原因很简单,往来纽约的航班如果没有欧洲航班,肯尼迪机场还是那个世界级的机场吗?
可横跨大西洋的飞机不是没有,很快就会有一群疯子为了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地踏上了这条不归路。
有人成功了,有人失败了。
成功的也仅仅是证明他是英雄。至于失败的,就更不用说了,肯定掉在大西洋的某个海域。就算是成功飞行了大西洋但还是毛用都用。因为飞行员可以去搏命,但是总不至于告诉乘客,上飞机很可能就会掉在大西洋里喂鱼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王学谦都快把这茬给忘记了。他没有想到在华盛顿会议期间,他很不靠谱地做了一次囤地的生意。虽然卖下的都是不毛之地,但未来的趋势在哪里放着,潜力是非常惊人的。原本航空港的事情他确实已经忘的差不多了,可是有人盯着啊!
老约翰在美国闲地憋屈,他的人生目标只剩下了两个,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是把摩根压在身下,这个眼下没有可能(看不到那一天,老头很可能死不瞑目);另外一个是活到一百岁,这个正在努力中……
除了这两个目标之外,慈善之类的都是消遣。可消遣也要分什么情况,对他来说最适合的消遣方式就是挣钱,比摩根挣更多的钱。
无聊之余,他就盯着王学谦的一举一动。发生在上海的海战,飞机创造了一个战争史上的奇迹,这个奇迹对他来说可以是一个契机,让飞机工业腾飞的一个好机会。当然作为资本家,他更加倾向于用别人的钱,来为自己挣钱。他连自己银行的存款都舍不得用,也是发挥到了极致。
这老头已经认准了,王学谦这小子年轻,有学识,关键是眼光毒。老约翰很清楚,现在的美国已经不是大托拉斯横扫一切的时代了,科技时代的到来让各种各样的新事物冲击着美国人的观念。他当年创办标准石油的那一套兼并已经过时了。能源、煤炭、铁路、钢铁、金融……这些行业的兼并是横向式的兼并。依托强大的联合体,压垮同行业的竞争对手。而今后的美国,这些行业虽然还是能为财团提供巨大的利润。但是该分配的都已经分配完成了,几大财团谁也奈何不了谁。就像是王学谦,他再有钱,但是想要进入钢铁行业就不行,摩根不会卖,洛克菲勒也不会卖,梅隆更不会卖。卡内基的钢铁帝国被瓜分的彻彻底底的,该吃肉的,都已经吃饱了;该喝汤的,也不会吐出来,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那么接下来的几年,甚至十几年,财团要靠什么来发展?
就只能是纵向的兼并,财团的核心从超级企业变成了银行,通过金融手段,找准眼光进入全新的有巨大发展潜力的行业。
在十年前,这个巨大潜力的行业可能是汽车。
但是未来的十年,甚至几十年,尤其是王学谦的举动给他一个非常好的印证,老约翰立刻觉得飞机的可能性很大。
而他手中正好有和王学谦联合控股的波音公司,虽然波音还是一家小公司。靠着给海军生产弹射水上飞机混日子的低端作坊式企业。一年的利润连一百万美元都很难,妥妥的一家中小企业的典范模板。
当然,也有其他原因,从越来越抠门的美国海军想要拿到订单,尤其是不被看重的飞机订单,或者说被故意忽略的飞机在战争中的作用,拿到军方对于波音来说确实不太容易。就连老约翰的面子也没用,因为海军不需要那么多的飞机。所以,波音就面临一个两难的境地,另辟蹊径?还是固守军方订单?
干脆,老约翰一拍脑袋决定,开发机场。飞机都没影子呢,开发机场有成功的可能吗?这或许能够难倒其他人,但难不倒他,修建机场的批文早就弄到快两年了,这种东西各地的市议会根本就不敢刁难老约翰。甚至连王学谦,泛美财团一出现,基本上也是手到擒来。要发展大型陆地飞机,就不得不建设机场。
靠着几个连养牛就嫌贫瘠的大型地块的批文,一转眼变成航空枢纽,就能从资本市场融资,获取大量的资本用来开发。花股东的钱,建设自己的产业,就是这么一个道理。
但是在美国的老约翰随即发现了一个问题,他缺少一个鼓吹的声音,而这个声音要在美国是欢迎的,拥有一定的影响力,还能造成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