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2章 【人才难得】 (第3/3页)
人的恶性事件,最后跳出来顶雷的是英国人,最后酿成了一场最为残暴的屠杀。
英国人就像是一头被激怒的公牛一样,红着眼睛,就一头栽进了坑里了。
而原本处于和民国之间,民族对抗风头浪尖的日本,却成了躲在幕后获得无数利益好处的得益者。民国内部反日的情绪渐渐的低落,反而反英的情绪高涨,英国人逐渐失去了控制长江流域绝对霸主的地位,同时在对华贸易之中陷入困局,市场份额越来越低。而原本民国最大的敌对国家日本,却因为大发其财,对华贸易的出口在当年,增长了近十多个百分点。
可惜,冈村宁次遇到了王学谦,一个将他看地无比重视的后来者。
他就是想破脑袋也不会明白,他不过是在日本军队内都快混不下去的,苦逼地,中年大叔,会被王学谦盯上!
以至于失去了他这辈子最大的机会,因为在五卅运动之后不久,冈村宁次就一再获得晋升机会,晋升联队长。熟悉日本军队晋升管理的都知道,联队长,师团长,是日本陆军军官不得不跨过去的两道坎。前者是晋升将军的门槛;后者是晋升大将成为方面军总司令,乃至陆军大臣的一道坎。
如今的冈村宁次,并没有体现出他的价值,而且瘦小的身体,一副病怏怏的身体,让他就算是不太注重军官威仪的日本军界,也贴上三等残废标签。
青木宣纯就算是再看重冈村宁次,也不可能要求日本政府出面,通过强势手段要求民国政府找到冈村宁次,并归还回国。因为,连他都不清楚,冈村宁次是否还活着,在战场上谁也说不清楚,结局到底是怎么样的。而且眼下的日本国内政坛,至少内阁对军官的态度非常不友好。压根就不会因为一个被军队放弃的中佐,挑起两国的战端。
而松井石根却让他很失望,一个只知道侃侃而谈地大说特说时下最流行的‘大亚细亚主义’的演说家,能力很让人着急。
拾人牙慧的家伙。
或许很少人不清楚,‘大亚细亚主义’并不是日本人提出来的,而是一个民国人在日本逃亡的时候提出来的,那个人就是孙大先生。在二战的时候,日本人将这套理论发展了一下,变成了一个叫‘大东亚共荣圈’的理论。
不过就算如此,青木宣纯也没有时间和经历去寻找一个合格的人选,来让日本进入长江流域的势力的幕后掌控者。
这样的人,太少,至少日本太少。
而同样,在上海,王学谦也遇到了一个和青木宣纯同样的困惑,他手上能够执行计划的人也太少,或者说根本就没有。
想要通过商业途径,通过倾销渠道来瓦解对手,首先在幕后那个人一定是一个拥有独特商业眼光和布局的商界才子。这样的人,在民国,乃至在全世界都是稀缺品。
就算是找到了,那样的人才早就已经在商界获得了认可,并获得了相应的地位和实力,会甘愿成为政府的棋子,充当那个马前卒吗?
而没有被市场认可,或者说还处于潜伏阶段,学习阶段的商业人才,是不具备王学谦布局商战的要求的。随着棉纺业打响的第一枪,大量的产能被释放出来,如果最后只能成为仓库里的库存,结局就算是王学谦不去想,也该知道,他一定会被整个商会都比如瘟神。
“子高,王家是浙江商业家族,家中子弟数百,难道就找不出来一个合适的人选?”卫挺生对于销售环节,尤其是铺展销售渠道也是一筹莫展,这是一个繁琐的系统工程,包括人情,利益的呼唤,商业上的对弈……他就算是身价数百万,也不认为自己有这个本事。
王学谦苦恼的摇头道:“没有,一个都没有。”
地区性的商业人才好找,可是要眼光散布全国,这样的人那里是培养就能早就的?
卫挺生想了想,突然开口道:“我突然想到一个人,是宁波商会的成员,或许他能够达到你的要求。但是这个人的脾气不太好,而且心思难以猜测。只不过眼下他功成名就,恐怕难以控制。”
“是个‘滑头’?”王学谦不假思索的问。(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