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6章 【理念不同】 (第2/3页)
债券刻不容缓。
可熬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工厂开工,订单下达。就算是军队之中,不少开支也是民用工厂提供的。在输出不足工厂的生产能力的时候,用政府收入拉动工厂的生产能力,而军队落下了装备。这是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
尤其面对浙江的军事实力,江西,连带着湖南等省份都没有心思刻意的和王学谦打擂台。加上商会的作用,在上海的商会本来就是全国各地的商人都有,不怕没有地方势力的介入。
当组装个木架子飞机都能卖高价的时候,王学谦没理由不任性。
精兵训练对他来说更像是一种精致的手工艺品,或许心血来潮收藏一点,可要是大批量打造,就完全没有这个必要了。
义务兵,免税政策,虽说招收的士兵大部分都是农民,识字困难。军队还义务给这些士兵三年的扫盲时间,等于士兵完成了兵役制度之后,还连带的培养了工厂的合格工人,稍微有点小聪明的就能往技工方向发展,这种模式如果让其他地区的军阀知道,不啻于天崩地裂的噩耗,这是要闹哪样?
接下来话题就变得琐碎的多了。
从战略上的细分,浙军不需要作战勇猛,悍不畏死的精锐。因为现阶段的浙军没有大规模作战的准备,加上炮兵的被重视,步兵更需要学习的是协同作战。而不是逞勇好斗。
比如,浙军正在招标军靴的供应商,一年将供应超过十万双军靴,如果用牛皮靴。造价会很高而且不利于长途行军。胶鞋的耐磨性不如牛皮靴,但胜在轻便,一双加厚的帆布胶鞋只要两块钱。
军队后勤需要在作战时期保证肉类的供应,维持士兵的高消耗,但后勤不可能带着牛羊去前线。所以需要招标罐头工厂代为生产,作为战备库存。
因为没有军饷,义务兵的伙食会很好,当然也要弥补高强度训练造造成的体力流失。
……
陈炯明瞪着眼珠子,他不明白,为什么王学谦要这样做?目的是什么,炫耀有钱?恐怕不是这个原因。还是要警告他,一支完整编制的军队进入浙军体系内,是无法接受的,绝无可能的。
陈炯明甚至想打断王学谦的说辞。直接告诉他,老弟,没这么麻烦,要是你这么样我带来的部分粤军第一师的官兵,养三个月,爷们的话就不好使了。
和其他省份的督军相比,王学谦养兵跟养儿子似的,还是亲生的。而其他地方的督军哪里是养兵啊!和养牲口差不多,就这一条,够兵变了。这年头。谁这么糟蹋粮食,让士兵管饱?而且其他地方的军队也不要付出太多的军饷,因为平时不发饷,当兵的拿了军饷跑了怎么办?
这些都是大问题。
也只有打仗的时候。士兵们才会想起来要发军饷,用不开拔来威胁长官,只能发一点。
浙军是不发军饷,可就凭浙军的这个养法,进了兵营的壮丁,就算是没钱拿。离开军营的时候估计也是抹着眼泪出来的。好这家伙,这样弄,一个月每个兵至少要吃掉八块大洋的伙食费。
零零总总,陈炯明算了一笔糊涂账,照着王学谦这样养兵,多少钱钱都禁不起糟蹋。
陈炯明觉得自己用‘糟蹋’两个字,已经算是埋没了这两个字的含义。
张作霖的奉军,一年的财政收入最好的时候也就在1000多万,今后几年会好一些。但这位是将能用的钱都花在了军队上,几年下来,养了四十万的军队。
可见,王学谦的钱比张作霖肯定宽裕的多,估计养这么多军队也不会太吃力。
“能冒昧的问一下吗?浙军的军费开支?”陈炯明噘着嘴,努力平复胸膛内汹涌的心情。
陈炯明已经觉得很小心了,这种问题很难回答,一般军阀都当最高机密来看待。比裤腰带下面的那个‘祸害’都守的严密的多。可王学谦不这样,反而笑着就说了出来:“这些都是公开的,财政收入的10%为军费,另外还有5%为准备金,作为浮动开支更新装备使用。这些钱已经刚好军队的开销。浙江几年的税收收入有望超过8000万,那么就有1200万军费。但是要恢复福州军港,这笔钱可能会有点紧。”
王学谦的话很简单,别的地方的规矩他不知道,在浙江,一万人的军队,一年的军费是个天文数字。浙江没有这笔开支准备,所以养不起。
当然,也不是绝对的,王学谦表示,如果陈炯明的这些手下愿意接受其他方式的接纳,他可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