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2章 【铁案】

第1072章 【铁案】 (第2/3页)

缫丝工人缺乏其他技能,只能等待失业。

一系列的问题,让林长民哑口无言。他固执的认为,浙江的官场主体还是积极先上的。

可王学谦却要说明的是,官员不作为,让投资者的资金大量被冻结,失去了投资的积极性。

官场,在华夏历史上,干净的时候,几乎……

这个话题太沉重,换一个。

林长民觉得浙江的官场在民国绝对算的上是先进单位,祸害不多,贪腐没有成风,甚至还有不少办实事的,已经算的上模范集体。至于像白岹那样的人,一来权柄不重,不会造成多大的麻烦;二来,谁让他是大人物的小舅子呢?

嫉恶如仇算不上,林长民最多也时常犯一些文人病。

可计算是林长民也觉得,浙江需要的是稳定,而不是夺权。王学谦要把白岹办了,那么沾亲带故的王鸿荣怎么办?

提倡奉公执法当然是好,可也需要有一个限度,在团结的气氛下进行。

不得不说,林长民的‘文人病’又犯了,他试图用并不‘靠谱’的理由来说服王学谦,放弃对白岹的追究。然后勾画出一片团结向上的气氛来。

可王学谦打定的注意,可能轻易的变化吗?

答案是否定的,不能,绝对没有妥协的可能。

王鸿荣上台,其实更多的是机缘巧合,王学谦在刚回国的时候需要走上层路线,不可能坐镇宁波和浙江,而王鸿荣和他是父子关系,自然是最理想的人选。可从各种数据上来看,王鸿荣确实没有掌管好一个拥有两千万人口省份的能力。

这不是亲不亲的问题,而是王鸿荣继续坐在浙江省长的位置上,会给他带来无限的麻烦。

不包括白岹。

白婉不过是王家的小妾,怎么可能会对王学谦有威胁?

但是浙江一片白纸下的规划。可能因为王鸿荣的政治才干不足,而处处留下祸根。官员在观望之后,发现王家人是换汤不换药,还是按照原来的规矩办事。

民国的官场有多坑人。王学谦又不是没有体会过。

所以,他在这一点上绝不会让步。

将林长民印象中的官场新风尚批判的一文不值之后,王学谦这才下了一个定义:“将帅无谋累死三军。”

林长民顿时心中一紧,才明白了王学谦的真正用意,这是要逼宫啊!

这时候。他的脸上也是古怪不已,心说:你们父子之间的事情,就不能好好说?非要闹的不可开交,才罢休吗?更要命的是,可怜他一个外人,却被牵涉进来了,到时候肯定是里外不是人的局面,他招谁惹谁了?

说这么多,就不是要表示你爹眼光不行?

你要上台吗?

从直觉上,林长民不认为王学谦有多大的错。因为浙江能有现在的局面,和王学谦的作用有主要关系。或者说,大部分的新气象,都是王学谦带来的。可你功劳再大,也不能折腾咱们这些普通人啊!林长民如是想到,心中载满了凄凉。

他觉得自己被坑了。

如果女儿的留学费用不是王学谦出的话,他甚至连一丝内疚不用付出,拂袖而去。

可惜王学谦根本就不给林长民反悔,甚至冷场离开的机会,反而拿出一本林长民编写的《刑法》赞扬道:“林厅长不愧是日本留学的高材生……”

说这话的时候。林长民的表情颇为幽怨。

林长民留学的时候,日本的大学都是照抄英美大学的教材,甚至讲义都不更改的能用就用。于是乎,留学日本在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不是学习基础知识。而是先把英语学会了,至少能看得懂讲义和课本。赴日留学,在很多明眼人的印象中,等于是山寨版的赴欧美留学。

教授的水平打折扣。

学校的研究能力打折扣。

就连城市的建筑都要打折扣。

清末的时候,去日本留学的政府派遣学生,每个月的津贴就十块银元左右。基本够生活。但是赴美留学的津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