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 新朝架构 (第3/3页)
太仆、宗正……
一众官职,或命或缺,暂时架起了一个朝廷架构班子,刘易手下的诸将,许多都还没有封赐命官,这只是暂时的,主要是确立文官要负责什么事,好让他们去工作,至于武将,暂时都还不知道是否可以稳据洛阳,说什么的分封的为时尚早。加上,眼下洛阳百废待兴,哪里有心思去多想这些?哪怕是新朝官员的俸禄问题,刘易现在也没法设立,亦没有一个俸禄标准。可以说,现在的官员,都是在免费打工的,因为,朝廷还只是一个空壳子,没有一点产业,从哪里来俸禄给他们?就算是有,也是刘易自己的,眼下要用来振救百姓都未必够用,又岂会拿来做官员的俸禄?于此,不管是杨彪或是荀爽他们,都没有提出来。因为他们知道,想要在这个新朝站稳脚,还是踏踏实实去做事才是正理。
他们家财被董卓抄没,还愿意留在洛阳,没有随董卓到洛阳去,自然有着一份忠心于大汉,振兴大汉的心思。所以,刘易没有提到俸禄的事,他们亦能了解的。
与他们拟定了不少细节,才各自散去忙活。
设起了一个新朝的架构,有这些人去负责各项工作,刘易才沉得担子轻了一点。
下午时分,赵云亦率着五千骑兵回来了,他们斩获颇丰,骑兵灵活出击,几乎走遍了整个洛阳四周的地区,凡有聚在一起的董卓军,都被赵云率军冲散击败。
眼下,洛阳四周的城镇,董卓军亦已经大部撤走,但刘易暂时还无法派军去一一收复,一切还得看盟军的情况。
赵云回来,刘易急命他开始招募兵马,整训原来的一些降军,为攻占洛阳四周的城镇及八大关做好准备。要真正解决这么多百姓,必须要把整个洛阳地区都掌握在手里才有可能完全安置得了的。要不然,这么多人聚在洛阳,无法从事生产,到头来怕就只有死路一条。
现在已经是春耕时候,如果不尽快把百姓安置出去,错过了春耕期,亦是一种巨大的负担。
派人去密切监视着盟军的动静之后,刘易又到了城外,与荀文若等人碰了头,看看他们是如何开展工作的。
原来是洛阳城内的居民,荀文若派几个城门的军士帮忙,以及黄正武阳他们,一起帮忙百姓清理修整他们的住处,统计好他们的人口及财产。如果他们家里还有大量钱粮没有被董卓军掠夺抢走的,钱物留下给回他们,但是粮食就按他们家里的人口情况,留下够他们食用一段时间的粮食,别的,全收走,以供应别的百姓吃用。
没有办法,百姓的人口其数太大,光靠刘易在西山皇陵的藏粮以及夺取董卓藏粮洞的粮食来救济百姓,有很大的压力,荀文若亦担心不够粮食供应给百姓食用,因为,绝大部份的百姓钱粮,都被董卓军抢掠一空,要救助他们,今后两三个月之内,在他们的耕作没有收成之前,都要靠救济渡日,有多余粮食的人,没收了他们的余粮亦是应该的。而那些被收走粮食的人,亦不敢有什么的意见,毕竟,是刘易军把他们从董卓贼兵的手上救了下来,否则,别说他们还可保留钱财了,怕连性命都难以保得住。在这个情况之下,他们若还吝啬那么一点粮食,怕就是那些没有了吃食的百姓都不会放过他们,没有刘易的军队在维持秩序,谁敢保证没有人群起抢了他们的钱粮?
洛阳城内的百姓,被董卓贼兵祸害甚众,原来百万人口的大城,除了最先被赶走了一批人之外,现在剩下来的,应该还有几十万人口,许多百姓的家,尽皆被灭门。
对于那些已经无主之家,亦让人记录下来,造册建档,然后暂收归新朝官府所有,用以安置一些百姓。
城内的百姓倒也好办,因为他们还有住处,哪怕是被董卓贼兵纵火烧毁了住处,亦可以马上准备搭建回来,唯有就是供应粮食给他们渡日便好了。
刘易让人贴出告示,敬告城内的百姓,让他们痛定思痛,已经安顿好的百姓,尽早开展春耕事宜,免得错过了春耕期,他们原来有田地的百姓,可暂去耕作原来的田地,不用再等待新成立的朝廷官府的安排。另外,城外的百姓,亦应当尽快在祸乱中定下心神来,听从安置他们的官员吩咐,可返家的,先返家。
原来打算统一安排安顿被董卓驱赶的百姓,但是现在看到人口实在是太多,一时半刻肯定忙活不过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让那些在洛阳附近的百姓先返回他们原来的家,然后再派人去统计那儿的人口进行救济事宜更为方便一点。当然,让他们回去的,都是受到了刘易大军控制的地方,那些还在董卓军手里的城镇居民,自然是暂时留在洛阳。(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