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五十八章 不可分割的领土 (第1/3页)
让古印度的这些民族认可认同大汉的统治,这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不可能一蹴而就的。所以,刘易在打下了贵霜帝国帝都德里之后,就没有急着加大扩张的力度,暂时让汉军配合着架构起来的汉廷官府,先对已经夺取的贵霜帝国的地区进行治理,并一边休整以期以最好的精神状态进行下一步的进攻。
一个地区,打下来或者很容易,但如何治理,并且做到让所治理的地区永远都受到大汉的官府节制控制,这个就是一个很考究大汉朝廷能力的事儿。也是直接考究刘易这个大汉皇帝能力的事。
如果说,辛辛苦苦打下来的地盘,这边一调走大军,这个地区内的人便起来造反,脱离了在他们地区设置的官府的统治,那么这就等于是让大汉做了无用功,打下跟没打下是没有什么分别的。这叫在拖刘易的后腿,让汉军难以继续向另外的地方进军发展。
就有如后来的大元时期,大元够强了吧?其铁骑之下,不知道打败了多少个国家,灭了多少个民族。被大元收归版图的区域大得没边。可这又如何?他们的大军一撤走,那些地区的人马上就起来造反,马上就脱离了他们的统治。
或者可以这么说,大元帝国,他们最多就只能说他们曾经打败过许多国家民族,曾经占领过许多的地区,但是,却从没有对那些地区形成实质性的有效的统治。
有着这个历史上的“前车之鉴”,刘易必须要特别注重这方面,不能再重走“老路”。
刘易更清楚,想要将古印度纳入大汉的版图,让其成为大汉的一个永不分割的属地领土,这绝非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做得到的。暂时能够让这些当地人认可认同大汉是一会事,如果以后没有更好的控制手腕,他们早晚也会给大汉朝廷制造一些麻烦。
因为,有一句话刘易是深表认同的,那就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所以,对待这些阿三们,绝对不能仅只是施以恩惠就可以的,必须要做到对他们进行铁腕的统治,让他们从现在开始,便对大汉形成一种畏惧的心理,让他们自始至终都对汉人带着一种尊敬。
也就是说,大汉就算是在明面上对他们有着一视同仁的态度或规定,但也要让他们在心里自降一等,让他们自认为二等公民,以后见到汉人都只会毕恭毕敬。
嗯,刘易之所以有这样的想法,也准备这样做,这个是有原因的。因为,这个在后世是一个现实存在的现象。
但是这个自降身份的对象,却是自己的一部份汉人。
没错,就是一部份被奴役惯了的一部份汉人。刘易对这一部份人,的确是深恶痛绝的,但是,一些历史原因,造就出这么的一部份人,这个也是让人没法的事。
比如,后现代之时,国人有多少人在面对自己的同胞百姓之时作威作福的?而他们在面对所谓的国际友人的时候,那一脸卑躬屈膝的嘴脸,让人又痛又恨。
这个,就是后世所说的崇洋媚外,那一部份人,在外国人面前,他们就很自觉的自降一等,将自己视为二等公民,对那些外国人阿谀奉承,恨不能舔人家的脚趾。
而之所以出现这么的一部份国人,除了他们个人的原因之外,刘易估计,的确也有历史的原因。满清奴役汉人数百年,被人强迫留辫,被强迫做奴隶,闭关封国数百年,直接造成了大汉的落后。跟着,被西方列强入侵,西方文化入侵,直接让汉人怀疑自己的文明,否决自己的文化。从那个时候开始,汉人开始吸收外国文化,原本的初衷,是学洋以祢补自身不足,学洋以强国,但最后,却让很大一部份人学了洋却认洋做爹,一种洋人事事都好什么都好的思潮于汉人之中泛滥,然后就造就出许多逢是遇洋便自降一等的家伙出来了。
刘易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刘易虽然很痛恨那种崇洋媚外的事,但现在,自己却可以反过来做。利用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