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一章 雨夜偷渡 (第1/3页)
面对有刺头跳出来指责,伊籍不动声色,只是一招手,顷刻之间,一队殿前将士呼啦一声冲进了殿来。
这队将士,剑拔弩张,刀剑出销,杀气腾腾。
一下子,整个朝堂当中都一下子噤若寒蝉,再也没有人敢发言指责什么。
“说是商议,而是伊某已经跟少主商议过了,已经有了决定,召你们大家来,只是让你们选择罢了。所以,别的东西,诸位还是不要再哆嗦,只要你们自己考虑好自己的立场便可。”
伊籍心底里暗骂一声这些贱骨头,给脸不要脸,事到如今,他们还有什么好考虑,还有什么可想的?不过,也庆幸自己跟蔡瑁要了两千刘表遗留下来的亲兵,要不然,他还真的很难在这殿堂上掌握大局。
伊籍跟着嘴角一撇,道:“少主已经决定,率我们荆州群臣投降新汉朝。不过,考虑到你们当中,必然会有一部份人不太愿意向新汉朝归顺,所以,给予你们两条路选择。一,如你们不愿意跟随少主投靠新汉朝的,你们现在可以离开襄阳了,毕竟,你们都是少主属下,现在少主要归顺新汉朝了,归顺新汉朝之后,少主恐怕未必能保全你们所有人的利益。因此,你们如果有自己的出路,便可以自行离去,这也算是少主最后能为你们所做的一点事了。当然,你们如何离去,或者要到哪里去,这个,少主就爱莫能助,不能给予你们帮助,以及保障你们的利益,及你们的生命。一切,都看你们自己的命,投曹操,或西进投刘璋、张鲁等等,去哪里,我们都大开方便之门,任由你们离去。”
“不愿意离去的,可随伊某及少主一起,向新汉军献城,到时,各人的命运如何,便各安天命,少主投了新汉军之后,就已经不再是荆州之主,对于你们的命运如何,少主也无力顾及。好了,便是如此,你们选择吧,去左留右,自己决定!”
伊籍一说完,下面的人全都不禁有点心慌,纷纷底声交头接耳。
当然,这些荆州群臣,总算是看清楚了,现在的荆州襄阳,已经在不知不觉之下,已经在伊籍的掌握当中。
本来,伊籍这两千来人马,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掌控襄阳的,但是,荆州群臣,现在就在伊籍的刀锋之下,他们就算心里不服气,此刻也只能沉默,没敢再公然的反对或指责伊籍夺权。如果伊籍不是来这一手,将荆州群臣都召到这殿堂来,将他们都控制在这里,伊籍想携刘琮公然说要归顺新汉朝,恐怕就肯定会引起这些荆州群臣的反扑。事实上,就算是透露了一点风声让他们知道,让他们知道蔡瑁已经逃离了襄阳,让他们知道刘琮已经在伊籍的手中,他们恐怕就不是应召前来,而是率军马前来夺权了。
这些家伙,只要一天襄阳城没有被攻破,他们恐怕都不会知道放手手上的利益。
他们当中,想想在新汉朝的统治之下,要解散家丁家将,要纳财献地,他们就有如被割去了心头的肉,哪里肯干?
所谓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固执的人,还真的做得到宁愿抱着他们的财富一起去死。
“少主,伊先生,假如说,我等不愿归顺新汉朝,是否当真的会让我们离开襄阳?”
荆州群臣交头接耳,过了好一会,便有人站出列来问。
“没错,毕竟,我们也算是同朝为官,彼此是同僚,现在,环境形势所迫,大家自然是好聚好散,你们若有出路,可各奔前程,伊某自然不会阻你们前程。”伊籍肯定的点头道。
实际上,伊籍的心里更愿意将所有荆州群臣都挟制起来,挟制着他们一起投降新汉朝,但是,伊籍的心里也清楚,那是不太可能的,这些荆州群臣,等于分割了现在襄阳仅剩的三十多万荆州军,任一个荆州之臣,或多或少都能够调动得了一部份荆州军马,他们一旦真正的被伊籍控制了,难保他们会狗急跳墙,不顾一切让他们的人前来救他们。这样,就凭伊籍现在仅有的这两千余亲兵,根本就难以抵敌。
因此,伊籍也不得不同意他们离去,只有反对向新汉朝归顺的荆州文武都离开之后,他方可以顺利的向新汉朝献城投降。
“那么,我们的族人以及家族财产等等,亦一样会让我等带着离开?”
“这个自然,属于你们的东西,你们带着离开,那是当然的,难道,少主及伊某,还会贪墨你们的财富不成?”伊籍想也没想的道。
这些爱财如命的家伙,当真的要扣下他们的财富,恐怕他们立马就要反目。深知到个中道理的伊籍,自然是没有必要在这方面给予阻拦。
实际上,伊籍却更希望他们可以带着无数细软一起离开,因为带着太多的细软,他们根本就走不快,到时候,新汉军一旦追击,他们谁都跑不了。
要知道,现在他们要向襄阳东、南、北三个方向离开襄阳是摆明不可能的。襄江所隔,二、三十万的新汉军水军拦在江河上,他们还有可能逃往这三个方向,前去投靠曹操么?所以,唯有他们就向西面离开襄阳,逃进益州、汉中。
而自古便有入蜀难,难于上青天的说法,他们拖男带女,还携带着大量的黄白细软,能逃得远么?能逃得掉么?
只是,这些荆州群臣,见伊籍没有在这方面为难他们,都不禁心里暗喜,还不知道他们往西逃离襄阳的路途是有多难走。
“好!既然少主与伊先生不留难我等,那么,我匡义便决定离开襄阳,还望少主与伊先生莫要多加阻拦,少主与伊先生,你们亦请多加保重!”
一个武将首先大步走到了左手边,表示要离开襄阳。不过,望向伊籍的时候,却有点神色不善,恐怕是记住了伊籍,将来有机会的话,就一定会报复。
“文某亦要离开襄阳。”
“张某同样……”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