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第2/3页)
了陈宫与张辽。
这两人,可都是吕布的左膀右臂,身份非同小可,谁捉住他们,都是大功一件,所以,徐晃亲自押解,以此证明是他捉了陈宫的。
曹操见到陈宫,一时心里有一种百感交杂的感觉,神色有点复杂的望着陈宫道:“公台别来无恙!”
陈宫依然一脸云淡风轻的样子,看其神色,似根本就没有成了阶下囚的觉悟,他并没有明答曹操似是问侯的话,而是盯着曹操,答非所问的道:“汝心术不正,吾故弃汝!”
曹操摇头,大家似心照不宣的道:“吾心不正,公又奈何独事吕布?”
陈宫脸上现出一种不宵,又似是痛恨的神色,但跟着又隐去,简短的道:“吕布虽无谋,不似你诡诈奸险。”
“呵呵……”曹操失笑,似不再想与陈宫议论这些心照不宣的事,转言道:“公台自谓足智多谋,今竟何如?”
陈宫知道曹操是说他陈宫自以为足智多谋,有他辅助,便可得天下,可是,如今他陈宫还不是成了曹操的阶下囚?嗯,陈宫听得出,曹操如此说,是有暗讽陈宫不自量力,不跟他曹操混也就算了,还想与他曹操作对?现在,他陈宫还不是败了?生死还不是他曹操说了算?
现在,曹操是问陈宫是想死还是想活。
聪明人说话,不用多说什么,一言两句,便可以互相知对方想说的意思。
陈宫知道,如果他想活,却也不是这么简单,不是像魏续、侯成、宋宪等人降了曹操便可以苟且偷生。他降,却有着不同的意义的。
因为,只有他和曹操知道,他当初为何从了曹操后又再叛离了曹操。那是因为他已经看穿了曹操那奸恶奸邪的本质,所以,知道曹操并非是一代明公,亦非大汉的救世主。所以,他就要离开曹操。
假若他现在,因为想苟且偷生而再降了曹操,那么,他就等于是认同了曹操当年杀了吕伯奢一家是对的,等于认同了曹操所说的‘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是对的。假如说,陈宫现在再投效曹操,那么,他就必需要维护曹操的形象。那么,他就要为之前当着两军数十万人马,将曹操当年所犯下来的错事说出去的事负责。嗯,就是说,他要为曹操澄清,要将事实歪曲。到时候,不但不要说曹操有错,反而要将吕伯奢一家人说成是该死之人,是奸邪的一家人。
这个世事便是如此,正邪不两立,如果说,在陈宫的心目中,认为曹操是奸邪的话,那么,吕伯奢一家就是好人。假若,要将曹操说成是好人的话,那么吕伯奢一家,便是奸邪之人。
当年,血淋淋的场面沥沥在目。连人家的妇人小孩都不放过,每每想起来,陈宫的心里,就有着一种说不出来的罪恶感,尤其是后来在逃走的路上,陈宫没想到曹操还会对路上碰到去换酒的老者吕伯奢下毒手。吕伯奢死前的那种神色还带着换到酒回来招持曹操他们而欢喜高兴的表情,在被曹操杀死之时,他那眼内的愕然不解,一直到现在,都在无时夫刻的在拷问陈宫的良心。
杀人者偿命,陈宫现在,他是多么的后悔,当初怎么不趁曹操熟睡而杀了曹操以慰那吕伯奢在天之灵。
所以,陈宫是绝无可以再投曹操的,他首先就是过不了自己心里的那一关。
所以,他不正面回答应曹操,转而望向一旁的吕布,神色当中,有爱有恨,有恨铁不成钢的神色。他怒目一瞪吕布道:“恨此人不从吾言!若从吾言,未必被擒也。”
吕布方才,气焰滔天,但是,如今看到陈宫,他还真的有点欲放无言,在心里,竟然当真的似有点怕陈宫的样子,嗯,或者,还有一点觉得对不起陈宫的念头。
吕布一生,何其自负?
如果说,曹操的自负,他误杀了吕伯奢一家,他表面根本似不知错的样子,可是,他的内心里,始终都知道是自己错的,说出那样的一句话,其实只是在为自己所犯的错误而找一个借口,找一个台阶下台罢了。
可是,吕布呢,他对于自己所做过的事,是根本就没有对错的念头,一生当中,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是对是错。所以,他就根本不知错。
但是,在这一切,他却知道自己错了,哪怕他还是不太清楚自己错在哪里,可是,他知道自己错了,觉得有点没有面目再面对陈宫。他知道,如果自己能够听从陈宫的教诲,或者,他就不会有今天的结局。
所以,吕布可能是生平第一次,觉得自己错了,有点不敢面对陈宫,他低下了高傲的头颅,连看都没敢看陈宫。
当然,吕布并非能言善辩之辈,所以,也不知道要对陈宫说什么,如此,他也就只能不发一言。何况,此刻他与陈宫都已经成了曹操的阶下囚,现在,再说什么,的确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曹操见状,没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