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第二十四章 (第2/3页)

头道。

“哦?陶谦在城里,只要他不出城应该不会有什么的危险吧?看他治理徐州那么好,军民一心,他个人安全应该不会有问题吧?”甘宁抢着疑问。

“呵呵,我只是有点担心,他身边没有一个能保他安全的人,我担心一旦战事不利,徐州军内就会混乱,他帐下会有人对他不利。”太史慈不无担忧的道。

“他的帐下会有人对他不利?这……”连刘易都对太史慈有这种想法感到惊讶。

“主公,别看现在徐州城军民一心,其实徐州的形势是相当复杂的,其中势力林立。陶谦治理徐州,主要是采用了平衡之术,让徐州各个豪族之间获得一个共存的平衡点。现在,一旦战事失利,平衡被打破,那么谁都有可能于陶谦不利。换句话说白一些,就是徐州城内,没有几个人是真心忠诚于陶谦的,几乎都是利益共存。”太史慈苦笑道:“如果陶谦当真是一个有手段的雄主,怕他也早已经发展起来,曹操也不敢轻易来攻打徐州了。当初子义就看到徐州明是陶使君的,实际却又制于一众徐州新旧的世族手上,所以,子义才没有真正的投靠陶谦。”

刘易眉头一跳,想了想,不觉认同了太史慈的这个观点。

这个,其实还真的是曹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如果曹操不是采取如此强硬的手段,对徐州实行分化拉拢的计谋,估计他可以轻易得到徐州。正因为曹操采用了这种激进血腥的手段,才迫使徐州军民上下一心与他对抗。否则,一此本就有异心的徐州豪族,肯定会投向曹操,把曹操的大军放进城来。

不过,也怪不得曹操要如此的,因为曹操之于徐州,就有点像刘易于荆州,打下来是一会事,将来的治理又是一会事。当地的势力太多太大,如果不杀一批,把这些地方豪族给消灭或镇压,那么就算得到了州郡,将来也必会出乱子,有那些大豪族在,不受他曹操的掌控,那么也难以治理,也得不到太多的好处利益。这个,也是曹操为了能真正的掌控徐州,才会打着屠杀之名一路杀过来的原因吧。

刘易现在听太史慈这么一说,心里马上就想到,万一陶谦当真的在徐州城内被害,那么最大的受益者肯定就是刘备。一旦让刘备得到了徐州,那么就等于让刘备有了出头之日,这个,不是刘易愿意看到的。

这么一说来,刘易来徐州也不能当真的什么都不做了,最少,得要保护好陶谦的安全问题。有太史慈留在陶谦身边作保护,相信陶谦不会有问题。

“主公,还有,你不觉得那刘备千里迢迢来到徐州救援不觉突兀么?据报,刘备原来才不过是两三千人马,凭他这两三千人马来解援徐州,这与来送死有什么分别?可是他还是来了。虽然在途中有不少际遇,使其兵力大增,可依然远不是曹操大军的对手,但刘备依然来了,并且一到,二许不说就全军进了城,并不似是来与曹操一战,不似是来解救徐州城的样子。子义总觉得,这个刘备有问题。”太史慈一脸隐忧的道。

太史慈现在今非昔比,思维要开阔许多,不会单单的任表象看问题了。再说了,刘易知道手下众将的过去,但手下众将同样亦知道刘易的过去,他们都知道刘易与刘备是什么的关系。无形中,他们都有点厌恶刘备,毕竟曾经抛弃过自己主公刘易的人,不管自己主公刘易死活的人,他们都不会对刘备有什么的好感。

在刘易的帐下,有心的将领,他们其实都知道刘备在平原县为相的事。当初刘易、袁绍、公孙瓒一起联手攻伐黑山张燕的时候,刘备居然临时率军退出,同样亦让一些知道其中内情的将领对刘备没有什么的好感。尤其是听到刘备什么仁义名声之时,众将的心里都会有些猫腻。觉得连攻伐黑山张燕这样贼人的事都不参与,还说什么的仁义?好了,当初在自己家门口的事都不参与,现在眼巴巴的不惜千里之遥来解救徐州?这个,还不得不让太史慈怀疑刘备的目的。

另外,太史慈知道,现在袁绍集中大军正与公孙瓒大战,作为公孙瓒的同窗好友,又得到了公孙瓒那么多照顾的刘备,他居然不助公孙瓒,居然跑到了徐州来,那么他想干什么?

袁绍攻击公孙瓒,平原县本就在袁绍的兵锋之下,刘备一走,那么平原县肯定就会落入袁绍手里。这样一来,刘备将来连一个落脚之地都没有了。这些在明眼的人眼中,都是很明显的事,只要有心人一想,都能够想得明白,刘备为什么连自己的立足之地都不要跑到徐州来的原因。

太史慈现在就直觉,觉得刘备来徐州必定是有所图。

他觉得,陶谦现在的处境的确是非常不妙,前有曹操大军,后有有所图谋的刘备进了城,中间还有不确定因素的一众徐州大豪。

“子义所说的有一定道理,那么我们倒不能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