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源:
最新网址:m.doupocangqiong.cc
第四百一十九章 一声叹息 (第1/3页)
在以前,第五代导演拍的基本上都是文艺片,这类文艺片只要在国外获奖,在国内就会受到观众的追捧和欢迎。
张亿谋和巩莉等人就是这么被捧上去的,因为那时候国内的观众没看过商业大片。
随着好莱坞大片的引进,观众不再忍受沉闷的文艺片,观影爱好发生了极大的转变。
即便影片在国外获奖,只要不好看,观众也不会买账,只有少量文艺片爱好者才会追捧。
国内娱乐片的蓬勃发展同样挤占了文艺片的生存空间,曾经活跃在国内荧幕上的文艺片正在走向低谷,《小城之春》只是赶上了这个时候而已。
林子轩拍《小城之春》本来就不是为了票房,对媒体的报道并不在意。
他和电影节组委会的人员见面,是谈论《小城之春》获奖的事情。
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很多电影节都会提前透露得奖的消息。
比如柏林国际电影节,如果影片获得了奖项,组委会会在前一天晚上把一个信封塞到影片导演的房间里,上面写着恭喜获奖。
威尼斯电影节的组委会将提前告诉你大致上会得什么奖,具体的奖项现场公布。
即使据说最保密的美国奥斯卡,对于圈内人来说也不是什么秘密。
这一届的沪城电影节,有七位评委,来自七个国家和地区,以亚洲电影人为主。
《小城之春》拿了最佳影片,最佳女演员和最佳摄影三个奖项,这是经过评委们慎重考虑的结果,最佳影片是和一部外国电影一起获得。
组委会特别提醒,不要让田状状上台领取最佳影片,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林子轩对此表示理解,在威尼斯没关系,但在国内,还是收敛一点的好。
就是这么点事,林子轩回到酒店,打电话给《小城之春》的摄影师,让他赶来沪城。
俞菲鸿一直没走,她成了沪城电影节的形象大使,她本身是南方人,担任这个职务很合适,这几天都配合着电影节做采访和宣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doupocangqiong.cc
本章换源阅读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