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八章 争议

第五百九十八章 争议 (第2/3页)

李桉在参加《姗姗访谈录》的访谈时针对这个问题说了一段话。

电影是从西方传入华国的,刚刚进入华国的时候叫做“西洋镜”。

早期的华国电影人基本上都是在学习西方的拍摄手法,之后与本土文化以及制作条件相结合,才慢慢产生了一种本土性。

也就是现在所说的华语电影。

华语电影本来就是中西结合的产物,为什么到了现在还要分东方和西方呢?那些电影界的前辈们可不会这么的保守。

如果他们保守了,不去学习西方的拍摄技巧,就不会有现在的华语电影。

无论是哪个方面,只要合适就可以拿来用。

说不定用外国的方式拍效果会更好,能把一部华语片拍的更好,为什么要拘泥于什么习惯手法呢?

至于说我是为了西方广大的市场而拍,这并不公平。

比较公允的讲,每次拍片我都很拼命,想得很多,能照顾到的尽量照顾到。

当然每个人都想要成功,电影能让更多的人了解,有更精彩的做法,能有更好的回报,我就会往那边看。

我最大的考虑还是面子问题,东西拿出去要上得了台面,不能过于粗糙。

想要跨越东西方文化这个鸿沟并不容易,我尝试着做些开拓工作,可能做的不好,引起了大家的误解。

但我的本意并非如此,以我的能力只能做到这里。

这是慕姗姗第二次采访李桉。

第一次他们聊了李桉的成长经历,这一次重点放在了《卧虎藏龙》的拍摄和造成的影响上,问了不少尖锐的问题,也趁机解答观众的疑惑。

为什么这么改编《卧虎藏龙》,西方观众怎么看待这部片子。

李桉都一一做了回应。

目前还不能给《卧虎藏龙》做一个准确的判断,需要时间的沉淀,等到十几年后才能清楚它在华语电影中的地位。

在此期间,姜闻从戛纳返回京城。

他的电影拿到了这一届戛纳电影节的评审团大奖,不过迎接他的没有鲜花和掌声,甚至内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