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六章 丽萍归来 (第1/3页)
“没事。”包飞扬冲郑宇穹摆了摆手说道:“郑老师你不要想的太多,你们这一次只要对麦种质量客观评定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不需要去顾虑,只要不偏向大夏农业发展公司,其他的事情都好办,我会来想办法的。”
郑宇穹连忙大声说道:“这一点请包主任你放一万个心,咱们做老师的这点良知还是有的,就算不能说话,也绝对不会颠倒黑白。”
“那就好。”包飞扬笑着点了点头,或许郑宇穹还有这样的坚持,再往后推十年二十年,能够坚持这种良知的人在社会上还真的很难找,后世不少所谓专家学者为了自身的利益什么都敢说,根本不会顾及到老百姓的利益。
将郑宇穹和吴超开车送到江北省农业大学以后,包飞扬又驱车去了一趟江北省农业厅,通过陈雨诚的牵线搭桥,省农业厅副厅长高安翔安排人帮他查出了省内强麦五号推广和受灾的详细情况,农业厅种植业处的副处长刘成华对包飞扬说道:“强麦五号在江北省内的推广时间不长,最早是三年前,大面积铺开也就是近年两年的事情,从资料上看,几乎每年都有因为叶锈病绝收的情况,但是整体上来看,并没有出现大面积的绝收的情况,今年海州市的这种大面积绝收的情况在这之前并没有出现过,在海州市发生这件事情以前,情况最严重的一次就是去年靖城市大约有上千亩麦地受叶锈病感染而出现了减产,那一次减产幅度大约是百分之三十。”
包飞扬默默地点了点头,江北省农业厅的数据比较详实,对比较新的良种的种植情况都有详细记录,做为最近几年新研发出来的高新农业技术成果推广的产品强麦五号的种植面积在农业厅汇总和整理的资料中也都记录得很清楚,并且有情况总结。不过这些统计数据大部分是从下面汇总起来的,虽然可以做为参考数据,但是准确率未必有那么高。尤其是受灾数据,按照国内历来的传统,下面往往习惯报喜不报忧,当然争取补偿是例外,所以包飞扬也不清楚这些受灾数据到底是夸大还是减少了。
但是仅凭这些数据,也至少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强麦五号确实存在叶锈病抗性不高与频发的问题,并不像大夏农业发展公司那个接待他们的部门经理张志军所说的质量非常好,完全不存在任何问题。
“刘处,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强麦五号对叶锈病的抗性最高九级,这意味着一旦发病,就可能会出现绝收的情况。虽然强麦五号正常年份的产量确实能够提高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但是一旦受灾,那就是绝收,海州市农校的老师认为,从稳产角度考虑,这样的品种似乎并不适合大面积推广?”包飞扬问道。
刘成华沉吟了一下,才缓缓说道:“确实有这样的担忧,不过一来江北省小麦叶锈病的受灾频率并不高,不属于不适用种植范围;二来抗性最高九级并不意味着没有抗性,既然这个品种的平均抗性达到了五级,那大致也就符合江北的种植要求,毕竟叶锈病在我们省并不高发。基于这些考虑,加上强麦五号也通过了农业部有关部门的审核,我们也没有理由不让它进入江北,但是江北省农业厅和江北省农技部门并没有将这个品种列入推荐目录,也是基于还有这个隐患和不足的考虑,至于企业的市场行为与农民的自主选择,我们也不能够过度干预。”
包飞扬点了点头,对刘成华的这个说法表示认可。当然有些事情刘成华不会说得那么透彻。中国官场上历来讲究的是隐晦,很多事情需要用心去理解那些话里话外的意思。
追求农作物的平均每亩地的产量,一直都是国内对于在粮食生产方面追求的主要目标。上级领导部门看重的是这个亩产量指标,下面自然也追求这个指标,以期用更好的成绩为自己在领导心中加分,所谓上有所好下必效焉,于是那些从事农业高新科学技术的专家们也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如何提高亩产量指标上,不断的研发出新的农作物品种,有市场才有需求。当然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是基于我国人口众多,所以虽然我国领土幅员辽阔,但是人均耕地面积相应比较少的现状,从粮食安全角度出发所导致的必然选择。
通常来说,从事研发的农业科技人员对粮食作物的品种培育与选择,需要从品质、产量和抗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在其他几项需要考虑的指标相同的情况下,产量自然是越高越好,但是特别需要注意到的是在高产的同时,稳产也很重要,否则几年高产累积形成的增量也抵不上一年绝收的损失。
而这些新培育和研发出来的粮食作物品种对病虫害和天气因素的抗性就是稳产的重要指标,这就像是一个身体素质高的孩子,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