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一十八章 院长 (第2/3页)
:“其实是这个情况,付局也知道,新科在绣城支持了几所高校开设分校,现在发展的应该说还不错。如今绣城的高校在半导体、信息化,和高效物流等方面,多少取得了一些成绩。”
“但这只是在技术层面上,目前在中国如果说对数字化和信息化工程实践最丰富的,恐怕还要说是铁道部和原来铁通公司这批人。铁通如今被从铁道部分拆,那么过去各地交大建设的信息专业我想地位恐怕会有些尴尬。”
说到这里,胡文海略微沉吟一番,这才谨慎的说道:“与其让这部分师资浪费蹉跎、让学生以后就业尴尬,我倒是有一点不成熟的想法。新科打算在绣城与东大合作,成立一所信息工程学院。如果铁道部各高校有兴趣,我们也欢迎各地交大的信息专业共同建设。”
“信息工程学院?”付志恒忍不住皱了皱眉,同样试探的问道:“不知道这个学院,是什么性质的?”
“咳咳,暂时来说……”胡文海有些尴尬,咽了口唾沫道:“它还是三本民办学院,付局也是知道的,教育系统的事情总归有些复杂。因为是个新学院,又有私营资本参与,所以在审批时多少谨慎些,这都是正常情况。”
“嗯,这个我也理解。”
付志恒点了点头,说话的声音也带上了一点敷衍的感觉:“这样吧,我帮胡总和铁道部高校系统联系一下,看看各地交大的校长和教师们是个什么态度。”
中国的高校教育和西方不同,常春藤盟校里也有不少都是私立大学,并不影响他们的名字响彻海内外。然而在中国的教育系统里,却几乎没有私立大学的生存土壤。
虽然这两年国内大学生自主择业的已经不少了,但分配工作仍然是一大卖点。民办而且还是三本学院,念出来的学生几乎肯定不会有国家包分配这样的好事,就是在就业市场上恐怕也没有多少竞争力。
铁道部直属的各地交大和铁路学院,有一个算一个,哪个学生不是过五关斩六将才考进来的?把人扔给一个民办三本,这算怎么回事?
“哎,付局别看不上我们新科这所信息工程学院,它虽然级别不高,但配置上那可一点不差。”
胡文海急了起来,连忙摆着手指头,数了起来:“首先它虽然名称叫学院,但校区面积、容积率和环境设施,是完全按照一本院校标准建设的——当然,吉大的规模我们肯定比不上,但平均水平还没问题。”
“其次它的师资也并不低,不提东大和我们新科的技术水平,这所学院的很多任教讲师,还拥有深厚的业界背景,甚至干脆就是国内一些大型企业和外企的技术人才。而且它还有一个优势,那就是与产业界的结合非常紧密。”
“我们新科有一些技术等级评级,其效力在国际上与一些大型企业的认证是相同的。比如说新科网络工程师认证与思科网络工程师的认证,欧美很多大企业都是共同认可的。而这个技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