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四章 纠结的航程

第五百九十四章 纠结的航程 (第2/3页)

方面的收获,德国传统强项机加工更是战果丰硕。

这里面最让人振奋的,就是十月七日机床联合企业的CNC600型数控系统了。

对,这家企业的名字就是叫做“十月七日机床联合企业”,而不是这一晃眼就到了十月七日……

十月七日机床联合企业的CNC600型数控系统,这是一种比美国A900加工中心数控系统更先进的技术。

它采用键盘输入程序,现场程序编辑,配有自检系统。能实现群控和适应控制功能,可以方便的在此基础上开发新的功能。

在1990年能完成上述这些功能,已经是相当先进的技术了。

不过最重要的一点是,这是一套多坐标控制系统!最多支持四套坐标系设定,也就是说在它的基础上,是可以开发出四轴加工中心的!

这个东西,不论是苏联还是美国,哪怕是在中国与他们关系最好的时候,也是绝不可能向中国出售的。

类似这样的宝贵技术,不知道还有多少。一车车的资料和胶片,一船船的工业设备,源源不断的运回中国。

德语翻译和技术人员们日以继夜的工作着,很快庄园里就到处可见工作到一半,忽然跌到然后响起阵阵鼾声的人。

没有休息时间,吃饭的时候也要继续工作。这就是利沃夫庄园里最普通的一天,这样的日子仿佛永远也不会结束一般。

东德的盛宴还在继续,不过胡文海却不得不暂时离开了利沃夫的前线。

好在整个流程已经上了正轨,他不在乌克兰坐镇也没有什么问题了。

在乌克兰过了1990年的春节以后,时间到了三月春暖花开的季节。

格鲁门传来了消息,希望能与胡文海详细的就某些问题进行一次面谈。

胡文海只好依依惜别的告别了尤利娅和正在利沃夫辛勤工作的团队,独自一人登上了回国的飞机。

空中飞人的日子不好过,好在开飞机的是中国民航素质最好的机组,而不是不喝伏特加就不会开飞机的苏联驾驶员。

这次回国除了格鲁门的问题需要回答,还有一个问题是胡文海必须回答的。

庆大秘书将中苏的食品换工业品谈判拖了两个月,就是给胡文海用来思考问题的。

这个问题就是——究竟要不要救苏联。

胡文海在之前一直陷入了一种思维定式之中,那就是等着苏联倒下了好摸尸体。

苏联是不可能救活的,美国的强大是无可阻挡的,历史的大势似乎是无可改变的。

真的如此吗?

实际上世界大势,早就已经被胡文海改变的面目全非了。

中苏这两个工业严重互补的国家,提前了三年时间实现了关系正常化。

胡文海一船船的将轻工品往苏联运,不仅极大的刺激了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更结结实实的奶了克格勃一口。

从开始的“走私”,到后来的官方支持,再到开放口岸和两国直航贸易,胡文海和苏联的贸易可不只是做了这两年而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