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章 霍布森选择效应 (第2/3页)
设备绝对会让犯罪分子咂舌!他们想要用侥幸蒙混过关已经越来越难!
马腾生终于意识到自己不能犯蠢了!他越抵赖,就会越让自己陷入绝境!深呼吸,他要让自己尽量保持冷静,他在思考如何才能度过这次危机。可他想什么,杜克施也能察觉。
“别执迷不悟了!在我审问你的同时,栾晓超和王小美都在接受问话!他们已经交代了部分问题,比如,当年的赵宇光事件!”
用已知刺激点去突破另一个被审问者的心理防线,这是在审讯问话中经常用到的!其原理也和囚徒困境差不多!几个囚徒都不想成为最后交代的人,因为最后交代者会受到最严厉的惩罚!而相反,早点说出结果,便可以让自己在立功赎罪上占据上风!
薛凯已经试探获悉赵宇光事件一定非常重要,那杜克施自当同样用这件事情刺激马腾生!他需要让马腾生误以为栾晓超已经彻底交代了!那一旦马腾生陷入思维陷阱,认为自己已经没有选择余地,那他就会被迫做出一个没有选择的选择!这种情况便类似于霍布森选择效应!
1631年,英国剑桥商人霍布森从事马匹生意,他的承诺是:你们买我的马、租我的马,随你的便,价格都便宜。
霍布森的马圈很大,马也很多,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去,能出来的都是瘦马、赖马、小马。霍布森只允许人们在马圈的出口处选。大家挑来挑去,自以为完成了满意的选择,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后来,管理学家西蒙把这种没有选择余地的所谓“选择”讥讽“霍布森选择”。霍布森选择是一个低级的决策结果,人们自以为作了选择,而实际上思维和选择的空间是很小的。有了这种思维的自我僵化,当然不会有创新,所以它是一个陷阱。
现在杜克施便是利用赵宇光事件制造一个陷阱,让马腾生陷入囚徒困境的僵化思维中,从而让马腾生陷入霍布森选择!又因为之前马真真的录音,让马腾生更以为警方确实已经掌握了赵宇光事件,所以,马腾生在陷阱中越陷越深。
“你的选择是什么?是放弃选择,还是选择一个答案告诉我!”杜克施继续刺激对方!
放弃选择,则意味着默认警方说的一切。而做出选择,犹如在马圈的门口,马腾生的选择根本不多!
“他为什么要说!他为什么要说!他为什么要说!”马腾生连续说了三遍后,整个人瘫软在椅子上,“我从没想过害他。我一直把他当兄弟。多年的情谊也一直在我心理!可是他为什么要这么对我!”
“因为他想要自由!可是他也害怕自由!因为他对未来不确定,他害怕失去你的帮助后,他将一事无成,生活没有依靠!”
“那他更不应该说出我们的秘密!我从来没有放弃过他,我也一直遵循我的承诺!只要有我吃的,我绝对让他和家人衣食无忧!”马腾生有些恼怒,可他眼神也透出伤心。他在表达什么?
杜克施在这一刻仿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