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攘外先安内 (第1/3页)
文彦博有一个错觉,一个让他浑身颤抖的错觉。δ』看δ书』δ阁.к
看着唐子浩坚定的眼神,他觉得,范仲淹没干成的事情,也许.....唐子浩能干成!
而此时此地,他文彦博的手里握着一本小册子。这本小册子让他真真实实地感觉到——他已经身处其中了。
这让文彦博莫名地生出一种澎湃之情,一种难以抑制的亢奋。
不论成败,我文彦博注定要留史千古,任世人评说的!
这还不够吗?
哪怕最后真的如范公一样败了,即使落得个尸骨无存.....
也值得他去赌一把!
.....
“所以你先拉将门入伙,就是要借此来整顿军制!?”
以文彦博的智慧,一通则百通。唐奕一点,他就什么都想不明白了,也难怪官家会任由曹潘王杨几大将门插足观澜商合。
这不但把军队中的大势力牢牢地拢在了皇帝身边,而且将来要改革军制,会少掉颇多阻力。
“最后一个问题!”
唐奕一翻白眼,“要干就干,不干拉倒,哪儿来那么多问题?你干不干?不特么找别人了!”
“干!干!”文彦博笃定道。“但是,这里面你有一个大问题解决不了。”
“你是说经济总量?”
“什么总量?”
“就是大宋现在的土地产出是有限的,周边又没有产粮大国。所以,一旦在北方铺开毛纺,定会对粮食产量形成冲击对吧?”
好吧,文彦博还没唐奕想的远。他其实就是想说,毛纺用工量大,与土地抢夺劳动力怎么办?
“这也是现在不用毛纺的一大原因,在粮食产量没上去之前,毛纺就不能动。”
这是唐奕最大的顾虑。大宋的生产力有限,不能像后世一样可以毫无顾忌地发展手工业。要是劳力都去做工了,没人种地,那不用外敌,也不用改革,自己就把自己玩死了。
“粮产怎么上去?”
“一是人口,朝廷必须大力鼓励人口增长。人多不但能填补劳力缺口,而且能提高土地开发率,但这是一个长期过程,没个二三十年见不到成效。”
“二是增产,辽朝每年供应十万牛肠,沼气池的技术也趋于成熟,官家已经拟定,每年从观澜进项之中拿出一成补贴农户建池积肥,几年内就能见到成效。”
“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