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一章 心如死灰的多尔衮 (第1/3页)
北京城,皇宫金銮殿。
自多尔衮醒后,满清的文武百官便要求见多尔衮,孝庄皇太后和顺治小皇帝便直接趁机让多尔衮在金銮殿会见百官,事实上,在当前明军即将兵临城下的这样一种情况下,孝庄皇太后和顺治皇帝也坐不住了,或者说整个大清没有谁还能坐得住。
多尔衮同意了孝庄皇太后和顺治小皇帝的请求,在皇宫金銮殿召见文武百官,商议国事。
多尔衮第一件事便是和百官述说了自己写信与大明皇帝求和的事情。
对此,不管是满人,汉人还是蒙古人都沉默住了,一时之间整个金銮殿都静了下来,大家心照不宣的停止了商议,等待大明皇帝的决定传来。
一个时辰多后,一名正白旗将领在孝庄皇太后和顺治皇帝的宣召下快步走进大殿。
“启禀皇上,太后,摄政王,使者带回了大明皇帝的回话,大明拒绝投降,大明皇帝更是直言,大清只有一条路,那便是放下武器,无条件投降!”这名正白旗将领单膝跪在地上,将多尔衮亲笔写的那封求和信呈在手上,未有任何拆封过的痕迹表明,大明皇帝连求和信都懒得看,拒绝求和的决定是何等的坚定。
这下,整个金銮殿都炸锅了。
大明皇帝拒绝求和,这不是表明根本不打算给大清活路吗?
满人愤怒了,大声叫嚣还有一战之力,要再次发兵与明军决战,大部分汉人官员也同样叫嚣再与大明决战,倒是蒙古人全部沉默,目光闪烁,什么也没有表态,但他们的想法也不难猜得出来。
幕帘后面的孝庄皇太后忍不住看向蒙古科尔沁部的代表她的亲哥哥吴克善。
可惜,吴克善发现之后,虽然有些不忍,但还是转过了头去,再一次表明蒙古的态度,隐意识就是觉得,满人这一次必败无疑,而且连辽东祖地都保不住,没有任何翻身的余地了,蒙古为了自身的利益着想,不能再继续做满人的铁杆盟友了。
多尔衮冷心的看着金銮殿上的一众文武百官们。
说到底,还是满人子弟最可信,蒙古人看样子已经对大清离心离德了,连大玉儿的面子也不顾了,足以说明一切,至于那些同样叫嚣得厉害的汉人,他们的心思多尔衮更是一清二楚。
这些汉人官员大多是士族豪强的子弟,代表着士族豪强的利益,大明明显打压士族豪强,况且他们已经帮助大清对抗大明这么久了,事也做了,钱也出了,在大明眼里,他们这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