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回家之路 (第2/3页)
大区前往北四区的大门。
显然,问题来了。
在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结束之后,北四区的文明深感生命航线的重要性,都希望能够把生命航线掌握在自己手上。而不是到了关键时刻受制于人,也就希望控制生命航线上的所有重要结点,至少是北四区附近的结点。问题是,边缘星是坎顿族的辖区,而坎顿族的母星在西部大区。虽然对坎顿族来说,边缘星属于可有可无的荒废星球。连进行殖民开发的价值都没有,但是在第三次格林尼治战争后,坎顿族意识到扩大防区的重要性,从而打算把边缘星建造成外围要塞。
其实,北四区的文明与坎顿族的矛盾不是不可调和。
以当时的情况,只要双方都肯妥协,这个矛盾就能化解,比如由北四区的文明提供一定程度上的支持,协助坎顿族将边缘星打造成为前沿要塞,而坎顿族则把边缘星设为所有文明共管,让北四区的文明能够在这里,至少在附近部署防御性军事力量,确保由此通过的生命航线的安全。
问题是,边缘星的归属牵扯到了顶级文明,而且是雷凌族与织星族。
在西部大区,织星族有强大的影响力,这里的高级文明几乎都是织星族的盟友,而当时在北四区的文明里面,大部分是雷凌族的盟友。虽然把边缘星打造成前沿要塞,并且由坎顿族等文明共管对所有文明都有利,但是必然对雷凌族与织星族产生影响,而且结果不在两个顶级文明的控制之中。
受此影响,坎顿族没有交出边缘星,北四区的数十个文明随后就发动了战争。
虽然这只是一场小规模的战争,如果按照全面战争的标准,说是一场冲突也没错,但是这场持续了不到十年的小规模战争,最终赢家不是坎顿族,也不是北四区的文明,而是雷凌族与织星族。
这就是,边缘星遭到毁灭性破坏,失去了成为前沿要塞的基础,而且由此经过的航线也被织星族与雷凌族接管。
按照停战条约,织星族接管了南面的航线,而雷凌族则接管了北面的航线。
虽然这种局面没有持续多久,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爆发前,织星族就把航线管理权移交给了坎顿族,雷凌族也把航线管理权移交给其他文明,而且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结束之后,因为北四区只剩下人类联邦,所以航线北端的管理权顺理成章的落到人类联邦手上,但是这种分段式管理,让这条航线彻底荒废。
其实,这也与人类联邦有关。
这就是,在接管北四区之后,人类联邦并不重视这条航线。很简单,这条航线的终点在殖民星系,离家园星系还有上千光年,而且跟经过绿星的航线相比,到中心大区的航程远了上万光年。在和平时期,这上万光年的航程意味着更高的运输成本,而在战争时期,意味着生死存亡。
再说了,西部大区的文明大多是织星族的盟友,而人类联邦与织星族的关系很一般。
此外,在第五次格林尼治战争之后,人类联邦投靠隐灵族,而且百废待兴,根本没有多余的资源维持其他航线。
长达千年的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