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 入网大鱼 (第3/3页)
势力了。
好一顿的发作后,朱常珏被勒令在家闭门思过,等待彻查。
他自然不服,表示全都是有心人的栽赃,若真要彻查害的便是皇室颜面,是朝廷声誉……
皇帝大发雷霆,习惯性砸了茶碗到朱常珏脚边。
“若不是因为你,何至于闹得满城风雨,何至于人人都道朝廷不公,请求彻查发落了你?”
皇帝还是很“公正”地给了长子一个警告:
既然口口声声不想害了朝廷声誉,不如主动一五一十交代所有恶行,那么他或能将之责罚减到最小。但若被人证据确凿揪出来,到那时才是真正丑态原形毕露,颜面尽失,届时责罚下来,就不是他说保就能保住之了。
朱常珏怎么可能自认,自然是反复强调冤枉。
皇帝让朱常珏滚回去,并找了一队人手跟着他回了珏王府,又派一队人守在珏王府外。
“父皇要软禁监视儿子吗?”
皇帝看了他一眼,废话,自然是。当然也是为了向民众摆个姿态,摆个不包庇,公平又公正的姿态。当然,还有个重要原因,这是李纯要求的。他想,大概是为了防止珏王府与外界势力的联络吧?
皇帝自然不会承认,却也懒得多言,挥手示意人送珏王回府。
朱常珏离开后,皇帝便将彻查交给了顺天府,由逍遥王和都察院协理。
至于谨妃那里,则交给了太后去查办。
只是此刻的皇帝还有所不知,这个长子所犯下的恶行,比他所以为的要多得多。
在朱常珏不知道的暗里,早就蓄势等着的太子出击了。
迅雷不及掩耳,在珏王府的防范布局刚刚开始,太子便打了珏王府上下个措手不及。
太子势力渗透的一直都是以萧家为首的文官集团,所以当太子将已经整理好的一条条,被分布到数十个口才出色的官员和御史手上,那声势可想而知。
彻查的消息出来后,第二日的早朝便热闹非凡,太子暗布的人手开始发难。
唾沫横飞的官员们不单单是指控,还甩出了一条条的证据。珏王一派压根无从反驳和自辩,单就那声势便已让他们无从应对……
仅仅这第一天,在朝上抛出,关于珏王的指证便达到了数十条。
第一局,珏王败。
很快,珏王派发现,与以往的弹劾不一样,这次有根有据,指名道姓,确实了太多。若要善后,只怕要做不少手脚。甚至有许多陈年旧事也被翻了出来。
怎会如此?
只因太子和珏王斗了多年,相互间对方的把柄都有一些,这回太子占了先手,怎会手下留情。在拿到程紫玉给出,暗卫查访,已经经过取证并确认的证据后,太子便暗中发动了所有人手开始了梳理。今日朝上给出的,是他最有把握,几个并不大,用来钓大鱼的罪名。
比如:珏王府侧妃苗氏家中恶奴去年南巡期间曾当街毒打孕妇,致使胎儿流产,最后仗势欺人,强压此事,造成了巨大的民间劣性影响;
比如:张家姻亲林夫人前年入宫时被织造房宫女花萼不小心踩了一脚,便将状告到了前贵妃那儿,贵妃为了给娘家人撑腰出气,将那花萼找了个由头打了五十板给扔出了宫,那花萼虽死里逃生可两条腿却废了,现下生活凄苦;
比如:大前年九月十七,储秀宫许答应晋为常在,前贵妃对此怀恨在心。只因许答应侍寝那日,圣上本已传令摆膳翊坤宫,前贵妃认定是许答应截胡,踩在了自己头上晋升,于是有意报复。
但听闻许答应家中在福建行商,家业庞大,贵妃便故意漏了消息到与许家交好的永宁伯夫人那里。几日后,前贵妃便收到了来自许家的千两银票加礼物多份……
而后贵妃多次故技重施,在许家又通过暗示得银两千两。许家觉得是无底洞便不再孝敬。很快许家便遭了报复。去年圣上南巡期间,许常在暴毙,对外称染疾。许家不信,原本欲求恩典发还尸首,却被当时统领后宫的前贵妃强拒。
前贵妃更没按规矩,提前两日将许常在葬入妃陵,叫许家连尸首都未见一面。现下,许家人得知圣上要彻查谨妃母子,昨日拦下了周御史的轿子,要求彻查许常在死因……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