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4.三婶儿 (第2/3页)
有知道这件事才好着手假信的内容。
刀佩华在把玩了一阵竹筒之后忽然说道:“贵人之间往来书信,大多以精致的木匣盛放,竹筒多以民用,以前几位执事经常在外奔走,他们与山里联系用的就是竹筒,妾与竹也多有接触,那时以楠竹居多,因为川、贵、湘、赣一带就盛产楠竹,这就不得不说道竹子的种类了,其实竹子有很多种,除了楠竹,还有湘水的斑竹,永州的紫竹,甚至我们紫金山上的毛竹也是很有名的。而这个竹筒,如果妾身没看错的话,它应该是出自阴山的单竹,这种竹子节长质细,很好辨认,官人若寻此信出处,可往北去。”
“我们家华姐姐是个足不出户就能知天下事的奇女子啊。”有了这个提示,曹阔就有了进一步查找的方向,能方便手下人提高做事效率,而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如何把这个竹筒恢复到无人能察觉的样子。
他没有急于把破损的底部换掉,而是先磨了一把又细又长的弧形刻刀,刀头的弧度与竹筒的弧度一样,非常锋利,他要将这个竹筒的底部连同内部全部掏空,只留下很薄的一层外皮,再用同样的竹子做一个“内胆”放进去,用鱼胶将内外两层粘连到一起,这样一来竹筒除了盖子和外皮,其它部分就都被换掉了,即使将竹筒劈开,也很难发现被动过手脚,因为它的里面整体看上去光滑如初。
这是个细致的活计,内外两个同心圆必须做到一致,而且还不能使用车床那种让物件转,刀却不转的原理,因为每一刀都必须顺着竹丝的方向切削,因此非常考验手上的功夫。
不过作为一个武林高手,一双手的平稳度是基本要求,再有八荒读术的加持,他不但让两个同心圆大小一致,就连每一条竹丝都能严丝合缝。
即使造假工作已经十拿九稳,曹阔还是找了一些竹筒先做了许多实验,每做好一个他都会劈开查验,结论是效果尚可,基本上都能满足要求,需要改进的是鱼胶和竹筒两端接缝的地方,鱼胶熬制的时候不能太粘稠,不能让两层竹子之间有明显的鱼胶夹层,必须熬的足够稀薄,仅用最稀薄的那一层将其黏住才行,而且必须在鱼胶中参入醋和胡椒粉,否则无法掩盖鱼胶的腥气。
至于竹筒两端的接缝,外面一层还好说,粘合后经过细致打磨再做旧就看不出来了,难就难在里面那一层,除了要保证颜色一致,还要保证接口处齐平,因此对于丈量竹筒的深度可让他费了心思,几乎是三百六十度测了个遍,在记录了无数个数据之后才开始着手“内胆”的制作。
朱棣将假阴阳鱼拆开又合上,合上又拆开,看的两眼都花了也没找出这件东西有什么不同,他是知道曹阔在城外见过这件东西的,因此他怀疑这件东西里面的秘密已经被取走了,对纪纲的冒失感到非常恼怒,吩咐身边的太监道:“调东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