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亨利别墅,我们回来了 (第1/3页)
109、亨利别墅,我们回来了!
一转眼,五年过去了。
“巴黎餐馆集团公司”扩大了实力,又兴办了一家“马车旅游观光公司”和一家“码头搬运公司”。年方三十岁的马德顺,跻身巴黎千万富翁行列,在巴黎华人圈里,影响越来越大。当年年初,“巴黎华人商会”改选,马德顺高票当选为“巴黎华人商会”会长。
这一天,巴黎各大报纸,均在头版头条,刊登出《巴黎华人商会改选》的特大新闻:《年轻有为的商界奇才马德顺,当选巴黎华人商会会长》,同时配发了“马德顺的大照片”。
马德顺正在办公室,浏览报纸的主要新闻,对头版头条,并不在意,一笑了之。忽然,他看见巴黎各大报纸,头版的右下角,都刊登出了一则《拍卖公告》:
《Lacirculairedel’enchère》:
“Paris,quisetiendraauxenchèresdèsle25septembre1928,à9heures,heuredeparis,àparis,lapremièremaisondeventeauxenchèresdel’enchère,enchèrespubliquesouestdeparis,etlesœuvresd’arthenryvilla,l’acquisitiondetousleshorizons,aprisunepartactive.Ilest.”
“巴黎拍卖行,定于公元1928年9月25日,巴黎时间上午9时正,在巴黎拍卖行第一拍卖大厅,公开拍卖巴黎西郊亨利别墅,和相关艺术品,欢迎各界人士,踊跃参加竞拍。特此公告。”
马德顺敏感地意识到,续回“亨利别墅”的机会,终于到来了!他立刻按照“拍卖公告”上的联系信息,打电话,报名参加竞拍:
“您好,巴黎拍卖行吗?我是‘巴黎餐馆’的总经理马德顺。您们的‘拍卖公告’,我已经拜读了。我决定报名参加‘亨利别墅和相关艺术品’的竞拍!所需‘信用预付款’,我今天就打入,您们指定的银行账户!谢谢!”
拍卖大会那天,宽阔的“拍卖大厅”,灯火辉煌,座无虚席。拍卖标的物:“亨利别墅和相关艺术品”的大幅照片,悬挂在拍卖大厅的几面墙上,任人参观、拍照。大会工作人员,正在向与会的嘉宾,发放宣传材料。马德顺早早就来到拍卖大厅,手里拿着10号竞价牌,坐在前排正中间,表情严肃而自信。他暗地里下定决心:“志在必得”,冷静地期待着,即将到来的一场激战!
上午9时正,开盘钟声响起。“巴黎拍卖行”首席拍卖师,手握金色的“拍卖槌”,登上高高的“拍卖台”,大声宣布:
“巴黎拍卖行,根据国家拍卖法,受客户的委托,依法公开拍卖巴黎西郊的亨利别墅,和相关艺术品。起拍价为:120万法郎,现在竞价开始。请举牌报价!”
“140万法郎!”“160万法郎!”“180万法郎!”“200万法郎!”
会场上,竞争异常激烈,竞价一路飙升至200万法郎以后,速度开始放慢。
“210万法郎!”
“250万法郎!”马德顺第一次举起10号牌,大声报价。
“270万法郎!”
“300万法郎!”马德顺又一次举起10号牌,大声报价。
“320万法郎!”
“350万法郎!”马德顺再一次举起10号牌,大声报价,再也没有人敢于继续竞价。
“350万法郎,第一次!”拍卖师说。
“350万法郎,第二次!”拍卖师大声说。
“350万法郎,第三次!”金色拍卖槌“啪”的一声,砸在“拍卖台”上!
首席拍卖师,拍卖槌指向马德顺,大声宣布:
“亨利别墅和相关艺术品,由10号买家,竞拍成功!”
全场起立,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三天以后,风和日丽,晴空万里。马德顺带岳母阿兰、妻子安娜和丽莎、两位可爱的孩子,以及大批送行的朋友和同事,开着三辆轿车和四辆马车,浩浩荡荡,搬回了久别的“亨利别墅”!
走进别墅大门,马德顺张开手臂,大声高喊:
“亨利别墅,我们回来了!”
丽莎打开钢琴的“琴盖”,亲吻着黑、白分明的“琴键”,深情地对女儿萝拉说:
“孩子,您的妈妈就是弹着这架钢琴,把您从天上带到人间,诞生在这座别墅里!”
丽莎抚摸着油画“维纳斯诞生”中的小天使,激动地对儿子亨利•马说:
“儿子,就是这位长着翅膀的小天使,亲手把您送给妈妈,降临到这座别墅里!”
母亲阿兰,揭开世界名画“最后的晚餐”,将装着“古老圣经”的木盒,放入“壁橱”里,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八年磨难,苍天有眼,我们又回来啦!”
全家搬回“亨利别墅”以后,马德顺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全家,到豪华的“巴黎金店”,给岳母阿兰,购买了一枚15克拉的大钻石戒指;给妻子丽莎,购买了两枚10克拉的钻石戒指。马德顺微笑着,将一枚10克拉的“钻石戒子”,戴在丽莎左手的无名指上。
马德顺拿起另一枚10克拉的“钻石戒指”说:“丽莎,这枚‘钻石戒指’是买给安娜的,她为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枚‘钻石戒子’,暂时由您保管。等到安娜的女儿长大成人,再送给她!”丽莎高兴地点点头。
马德顺给两个可爱的孩子,分别购买了“出生纪念金币”,刻上了他们的出生年、月、日;
最后,给自己购买了红、蓝宝石戒子各一枚。了结了全家的心愿!
腾出的布罗宁小街300号“平房小院”,拨给“童装加工厂”,扩大再生产。
两个孩子已经九岁,在巴黎三区中国城的“华人子弟学校”,住校就读法文、中文双语三年级,每周星期六放学后,丽莎开车接孩子回家团圆;星期日下午,再送回学校住宿。
马德顺工作繁忙,独自开车办理业务、应酬客户。但是,不管再忙,星期六晚上和星期天,他必定会留在“亨利别墅”,陪同全家,共度周末。
从布尔曼家里,传来“布尔曼病重”的消息。马德顺立刻带着丽莎,来到布尔曼家里。布尔曼躺在病床上,双目紧闭,病入膏肓。
马德顺说:“布尔曼大叔,得到您病重的消息,我和丽莎马上就赶来了。可惜安娜,五年前挺身而出,为我挡住子弹,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不能再来看您了!这是五千法郎,送给您治病。”
布尔曼艰难地睁开眼睛,痛苦地说:“阿顺,我对不起您们全家!五年前那场骗局,是我精心策划的!那个骗子保安波拉,是我在大牢里同监舍的流氓!本来只想骗一点钱,没想到,把我的亲侄女安娜也害死了!我有罪!我该死!上帝绝不会饶恕我!……”
布尔曼说完,就带着罪孽,闭上眼睛,停止呼吸,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110、心系祖国魂归故里
“巴黎餐馆”生意兴隆,财源滚滚,“四川名菜”的需求量猛增。由于祖传的川菜调料秘方,“鲜香麻辣粉”的成分和比例,掌握在马德顺的手里,厨师们只会使用“鲜香麻辣粉”,但是,不知道是如何配制出来的。“川菜调料”用量太大,巴黎中国城,仅有的几家中药房,已经无法满足“巴黎餐馆”的需要,马德顺萌发了回中国,采购中药材的念头。
马德顺与家人商量之后,决定回中国一趟。临行前,他召开了“巴黎餐馆集团公司”高层会议,公司旗下各单位的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马德顺说:
“各位厂长、经理、馆长:我们集团公司,最近扩大了规模,今天,各单位的负责人,都参加了会议,我借此机会,给大家介绍一下,以便今后联系工作。被介绍的单位负责人,请主动站起来,与大家认识一下。”接着,马德顺介绍说:
“巴黎餐馆,常务经理丽莎;布罗宁童装厂,厂长苏菲;豆腐工厂,厂长杨正福;跳蚤市场小吃铺,经理朱大伟;马车观光旅游公司,经理伏尔泰;码头搬运公司,经理米拉;中华武馆,馆长刘忠全。”介绍完毕,马德顺停顿一下,接着说:
“我这次回中国,主要是采购川菜调料,‘鲜香麻辣粉’的中药材;同时,考察新的商机,扩大集团公司的业务范围。大家有什么好主意,请畅所欲言。”
“中国的瓷器,天下第一,选一些漂亮的中国餐具,让我们的餐馆,旧貌换新颜。同时,也可以向其他餐馆,销售中国瓷器。”丽莎首先发言。
“中国的丝绸,世界闻名,选一点新品种带回来,我们试做旗袍,把童装厂,扩大为服装厂,加工、销售男女成人的服装,产量和利润,可以扩大一倍以上。”苏菲接着发言。
“国内的豆腐生产,听说又有了很多新的品种,请马总回家打听一下,我等着您带回来好消息。”杨正福接着说。……
几天以后,马德顺登上巴黎开往马赛的火车,开始了回国的旅程。妻子丽莎,两个可爱的孩子,还有杨正福和妻子吉玛,以及他们的儿子,都到巴黎火车站送行。
马德顺从马赛港,登上开往中国上海的“豪华客轮”,一个月后,到达上海外滩的“十六铺码头”。在阔别祖国十年之后,他第一次踏上了自己祖国的土地!
马德顺归心似箭,只在上海停留了三天,抓紧办好了相关的业务:将采购好的中药材、绫罗绸缎、精美瓷器,托运到法国巴黎,还与各位供应商,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
马德顺立即动身,回归自己魂牵梦绕的故乡,去寻找青梅竹马的恋人——金凤姑娘!
晚上,从上海开往重庆的客轮一靠岸,马德顺没有离开码头,立即转乘开往白沙的小轮船,第二天早晨,小轮船就安全停靠在白沙码头!
马德顺提着皮箱,走出船舱,举目望去,一排排依山傍水的“吊脚楼群”,映入眼帘。这是多么熟悉的地方啊!这就是我的故乡,生我、养我的千年古镇——白沙!
白沙的轮船码头上,出现一位身穿休闲便服,英俊潇洒,戴着墨镜,提着皮箱的陌生客人,吸引了人们好奇的目光。一群挑夫和滑竿哥围上来,争抢着生意。
“老板,我来给您扛皮箱。好不好?”一位挑夫抢先说。
“请问老板到哪里?请上我们的滑竿!”一位滑竿哥大声说。
“我们这副滑竿最安逸!保证老板坐得舒服!”另一位滑竿哥也大声说。
马德顺坐上了靠得最近的一个滑竿,说了一声:
“到‘望江台’!走吧!”
两位年轻力壮的滑竿哥,抬起滑竿,踏上了白沙古老、崎岖的石板小路。
这是多么难忘的地方啊!马德顺看见白沙景色依旧,物是人非,市场繁荣,感慨万千!为了避免碰见熟人,他用折叠扇半掩着面孔,催促滑竿哥说:
“快点!再快点!”
滑竿哥一路小跑,很快就来到了“望江台”的吊脚楼下。
“到了,请停下!”马德顺走下滑竿,掏出两个银元,付给一人一个,接着说:
“钱不用找了,谢谢您们!”
两个滑竿哥,惊喜异常!向老板深深地鞠了一躬,高兴地快速离去。
马德顺绕过熟悉的“望江台”吊脚楼,首先来到老邻居,杨正福父母的家门口。
“咚咚咚!”马德顺取下墨镜,敲门三下。
门开了一个缝,一位满头白发的老大爷,探出头来,看见一位陌生人,站在门口,惊异地问道:
“请问,您找谁?”
马德顺一眼就认出,这是杨正福的父亲杨万年,虽然岁月为他增添了白发。
“杨叔叔,我是您的小德顺呀!您的儿子正福,托我看您们来啦!”马德顺说。
“请进!快请进!”马德顺进门后,杨万年关上门,向里屋喊道:
“正福他妈,小德顺回来啦!”杨正福的母亲,立刻迎了出来。
三个人在堂屋坐下,马德顺从皮箱里,取出几样东西,对两位老人家说:
“您们的儿子正福,托我为他办三件事。”马德顺停顿一下,继续说:
“第一件,这是您们儿子的亲笔信,还有儿子、媳妇和孙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