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她是紫微星 (第1/3页)
练习3A的过程很困难。
“你起跳时重心不对。”
“摆动腿要快速上摆,起跳腿要快速地蹬冲。”
“轴歪了,你看看这都扭成麻花了。”
“你再找找感觉。”
老黄每一次出声之前,都有一阵巨大的“嗙”,那是丛澜的身体重重地砸在冰面上的声音。
每一个上冰的人,先学的不是基础动作,而是如何保护自己摔得安全。
丛澜揉了揉几乎快要摔麻了的屁股,脸上的表情不算好。
身体太废了,她想,还要加大体能训练。
她起身,在完成了两组3A后就没有继续再跳了。
跳跃对膝盖和脚踝的压力太大,三周跳落下后要承受己身体重三到五倍的冲击,丛澜确实很想赶紧找回自己曾经学会的技术,但她也深知,必须从现在开始,认真地保护自己。
老黄在一边埋首苦写。
于谨带着沉思,看着不远处的丛澜。
她在冰面上静静地滑着,脑子里对自己刚才的一组跳跃进行意象回放,构建一种奇特的第三视角全面解析。
意象训练,这是体育运动中很多人都会多多少少掌握些的技术,也称作念动法。
丛澜脑海中回想的是她看到的视频中别人怎么跳3A的,赛场上有360°的拍摄,并不会因为运动员哪个角度不好看而避开,只要寻找的电视台够多,拼在一起的话,就能有足够丰富的拍摄视角。
与此同时,她尽量回忆自己曾经跳成功时候的确切感受,再与这段失败的跳跃进行对比。
不过这方面有点难,毕竟大量的成功3A是很久很久之前的事情了。
久到丛澜想忘记又无法忘记,所以这辈子有了新生,她还是选择了花样滑冰。
在意象构建的过程中,丛澜出神地在冰场上慢悠悠滑着绕圈,一副发呆的模样。
老黄教她了俩月,也差不多摸熟了这个小徒弟的性格和偏好,此时没有去打扰她,而是继续在自己的那个本子上写写画画。
于谨讨人嫌地凑近,探头探脑地看:“老师,你怎么不管她了?”
老黄头都没抬:“孩子在反思检查错题,一会儿我再给她纠正就行。”
他斜着睨了眼于谨,道:“你想要她?”
于谨老实点头:“想的。”
太想带她去国家队了!
老黄:“她这会儿还不到12,要等过了六月的生日。就算参加青少年组的比赛,也得等明年了。”
于谨惊奇:“她生日在六月?今年12?那岂不是98年出生的?”
老黄得意地笑了起来:“小丛澜的生日可是好得不能再好了!”
花样滑冰的国际赛事中,有一些大型比赛对于年龄的卡线是很严格的。
花滑的比赛分三个年龄组,不论是国际还是国内赛,遵循的都是一套规则。顶多国内赛加上些本国特色,大方向是不变的。
少儿组Novice、青少组Junior、成年组Senior,区分这三个年龄段的最低年龄,看的是每年的7月1日前选手的生日。
比如青少组最低参赛年龄是13岁,选手在赛季开始之前到达了这个岁数,才能参加青少年组的国际赛事。
像是JGP系列、世青赛等。
要是7月1日出生,哪怕是凌晨,也只能再等一年。
青少组升成年组需要15岁,这个是最低年龄线。
当然,技术水平不到,又或者有别的考量,最多可以在青少组待到18岁的这一年,到时候再不升组的话会被国际滑联强制升组。
丛澜的生日是6月17日,还是1998年出生的,有多占便宜呢?
她完美符合各个赛事的卡线条件,并且——
于谨:“她可以赶上索契冬奥!!”
今年是2010年,2月份结束的冬季奥运中,我国双人滑摘取了金牌,也是花样滑冰四大项里,我国历史上的最优成绩。
关于双人滑的运动推广方案火速通过,体育总局那边给了较之以往更大的力度来支持。
目前来说,根据冬季运动中心那里的数据,全国双人滑的组合疾速增加。
金牌就是金牌,更何况是跟夏季奥运会一样四年举办一次的冬奥,这是荣誉的象征,非常有利于在全国进行冬季冰雪运动的宣传推广。
女单项目的最好成绩是十多年前的世锦赛金牌,和一枚冬奥银牌。
自那以后,国内女单再没出现过这般傲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