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战火起 (第1/3页)
京师,太和殿。
“陛下,臣弹劾徐文岳,在担任云贵湖广江西四省总督期间渎职,导致九江沦陷江西局势糜烂!
……”
“陛下,臣弹劾辽东督师鲍志勇,在任职期间贪墨军饷、任人唯亲,引发了锦州兵变。
前些日子他过寿之时,北虏还给他送上一份厚礼,疑似同北虏勾结……”
“陛下,臣弹劾舞阳侯,在担任两广福建总督期间任人唯亲,肆意……”
……
刚上朝,就迎来了御史们的全力输出,永宁帝是一肚子的火。
从南到北,担任督师、总督的,全部上了被弹劾名单,仿佛这些外派大员就没有一个好人。
朝堂上的百官,也跟着御史们闹腾。一会儿弹劾这个,一会儿弹劾那个,不过罪名大都是不痛不痒。
“够了!”
“按照你们的说法,他们都是污臣,朕该全部罢免掉。
那么把人罢免之后,谁能去接替他们的职务,谁能够保证比他们干的更好?”
永宁帝冷漠的质问道。
御史捕风捉影也就罢了,百官也跟着起哄,一看就是党争的惯用套路。
在搞不清楚情况的背景下,大家的第一选择就是拉人下水,把水搅的更加浑浊。
所有人都清楚,朝廷不可能一次性罢免,这么多重臣。
即便是这些人身上存在各种问题,永宁帝也对他们的表现不满,但依旧不是将他们罢官撤职的理由。
吹毛求疵,大虞朝堂上就没人了。
官场浑浊,这是历史遗留问题,不是现在能够解决的。
前线手握大军的重臣,本身就备受猜忌。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人政治解读。
只要在做事,就免不了犯错。任何计划都不可能完美实施,其中的瑕疵,就成了别人攻击的利剑。
如果刚登基那会儿,没准永宁帝还会较真。可是经历了这几年的皇帝生涯,他已经知道在换人之前,先要找到接替者。
没有更好的人选去填坑,那就只能让他们继续干着。只要不捅出大篓子,都是可以接受的。
“陛下。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
九江沦陷,江西危机,半个江南都遭受着叛军威胁。
受战争的影响,今年江南各省的赋税,基本上指望不上,朝廷财政亏空越发严重。
比财政亏空更严重的是粮食危机,湖广丢失了十之七八,倘若江南再发生意外,帝国两大粮仓就全没了。
此刻京中米价,已经暴涨到了每石1两2钱。面对暴涨的粮价,百姓是苦不堪言!”
庞承杰苦涩的说道。
他倒不是想弹劾人,只是户部现在着实亏空的厉害。一时半会儿根本变不出钱粮来,必须抓紧时间叫苦卖惨。
对解决问题来说,实际效果为零,可架不住永宁帝就吃这套。
让皇帝看到困难,才知道他在做事。倘若遇到问题,就闷头自己想办法解决,谁知道户部的苦啊!
在外界眼中,户部可是天下一等一的肥衙门。
别的不说,光各种经费划拨过程中产生的漂没,就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每年征收的赋税,同样是捞钱的好机会。粮食布匹质量是否合格,白银的成色问题,都是户部官员说了算。
各省想要过关,少不了花钱打点。
同下面的衙门一样,入库的税款,从来都是只能多不能少,美其名曰“火耗”。
典型的富官穷衙门。
户部上下的弊病,庞承杰这位尚书自然是一清二楚。不过知道归知道,他却无力进行改变。
一旦掀开盖子,那就站在了官僚集团的对立面。户部那么多的事,总需要有人去落实执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