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坚壁清野 (第2/3页)
结出来的经验,甭管敌人多少路来,他们只需要先逮着一路狠揍即可。
受制于讯息传递不便,抓住时机打一个时间差,军事上完全可行。
“谢大人,你的策略太慢了。
朝廷需要捷报,大虞需要胜利。
其他几路大军都靠不住,现在能够力挽狂澜的只有我们,此战必须兵贵神速。
最好是能够一战拿下,打掉叛军的嚣张气焰。
叛军知道我们要进攻永州,必定进行了严密部署,但其他地区没有足够的准备。
与其在永州和叛军耗着,不如反其道而行之。
留下一部继续进攻永州,抽调精锐顺江强取衡阳城,而后奇袭长沙城!”
袁泽的提议,让众人眼前一亮。
风险确实大了一点,但架不住收益足够高。
倘若这份作战计划能够成功,那么湖广的战略局势,一下子就逆转了过来。
永州的叛军甚至不用出兵去进攻,他们也会乖乖的跑路。
“袁大人,你的方案风险太大了。
稍有不慎,大军就会损失惨重。
计划想要成功,完全是建立在敌人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
倘若夺取衡阳之后,敌人有了准备,我们没有一举攻破长沙,那么四面八方的叛军都会围上来。
别忘了此刻数十万叛军,正从各路战场,向永州这边赶来!”
……
看着众将的积极表现,李牧知道大虞的天,暂时还塌不下来。
不过这些将领的立场,并不具备普适性。
他的班底最初来自五城兵马司,后面又陆续拉了不少勋贵旁系子弟进来。
因为接受过系统性的军事教育,这些人进入军中之后,发展要比一般人快的多。
普通士兵几乎都是文盲,一切都靠自己进行摸索,成长速度相对要慢上一些。
为了平衡麾下的力量,李牧一直在军中推广扫盲教育,还搞出了军官培训班。
不过这些都是长期性工程,并非短时间内,就能够见到成效。
勋贵子弟占比高,也不是没有好处。
除了在围剿叛军的时候,大家表现积极外,面对文官的时候大家胆气也要足的多。
没有李牧点头,甭管巡抚,还是总督,大家都敢不买账。
一些略微出格的改革,他们也敢去执行。
最关键的是通过这些纽带,拉近了和一众勋贵的关系。
虽然这些老牌勋贵,大部分都是混吃等死的废物,但用来壮声势还是不错的。
比如:他这次的人事任命,京中就闹开了。
文官们的弹劾奏折一堆,如果不是勋贵集团的支持,永宁帝肯定顶不住压力。
围绕这次人事任命,勋贵和文官在朝堂上正面开撕,算是永宁朝的第一次文武之争。
毫无疑问,吵架武将肯定不是文官的对手。
不过没有关系,朝堂的上争吵,成功拖延了决策时间。
随着九江府的沦陷,文武之争一下子变成了次要矛盾,主要矛盾再次成了江山社稷。
就算其他地区的文官不在乎,江南湖广地区的文官们,此刻肯定慌的不行。
打压武将,后面有的是机会。
叛军的屠刀,可不管他们的身份多么显赫。
宗族老小落入叛军之手,那就是九死一生。
除非少数有招降价值的,大多数世家大族,都惨遭叛军屠戮。
理论上来说,只要在这个时间节点,打几次漂亮的胜仗,估摸着他就要迎来新的任命。
都指挥使、总兵,只是这个时代地方武将的终点,开国初年大虞朝还有一个官职“提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