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外放

第二百八十六章 外放 (第3/3页)

实也是个可行之选。

李隆基正犹豫不决,眼一斜,只见高力士在一旁垂手不语,便习惯性地笑道:“大将军,你来给朕参谋参谋,李清向西派还是向东调?”

高力士连忙惶恐地回道:“如此大事,老奴怎敢插嘴?”

“不妨事,你说便是了,朕想听听你的看法。”

“这.

高力士迟疑一下,才缓缓道:“老奴见识浅薄,但随皇上多年,见的事也多了,老奴曾经想过,假若那皇甫惟明并没有带兵,哪皇上要几时才知道他是个居心叵测之人?”

李隆基暗暗点了点头,高力士一语说了其的关键。若李清将来为相。他又是第二个皇甫惟明。那可如何是好。是应该先考验他一番才是。

这时,鱼朝恩再次进来请旨,李清已被带到御书房外。

“进来吧!”

李清大步走进,向李隆基行了一个跪拜礼道:“臣李清叩见陛下!”

“免礼!赐座。”

“谢陛下!”

李隆基见他坐下,便微微笑道:“朕放你十日假期,侍郎到哪里去游玩了?”

李清急忙欠身道:“回陛下的话,臣带妻女到终南山探春去了。前日方回。”

“妻女?那郡主也在吧!”

李隆基笑吟吟道:“你们可给朕出了难题,吐蕃那边朕到现在还没有给个交代,人家眼巴巴地还在等着娶宗室第一美人呢!”

“陛下的关爱之恩。臣铭刻于心!”

“算了,要谢就谢贵妃吧!若不是她当年逼迫朕,朕才不会为你得罪吐蕃呢!”说到此,李隆基自己先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只是没有名份。苦了郡主了。”

“那也没办法,总不能让堂堂的郡主为妾吧!”

李隆基笑着摆了摆手:“等过一两年,给她更名换姓,朕再赐她为你次妻。这样也就没人注意了。”

谈了一些李清的家庭。李隆基地话便慢慢转到了正题上来。“朕本想提拔侍郎为工部尚书,但我大唐尚无三十一岁地尚书,朕也不想破这个先例,所以准备将侍郎外放几年。待磨砺成熟后再入朝为尚书。你意下如何?”

经过这些日地部署,终于到了收获地时刻,是稻谷满仓地丰收还是颗粒无几的薄收,就看此一举了,李清深深地吸了口气,沉声道:“天有令。为臣者自当遵从便是,何谈‘意下如何?’”

“你倒爽快。那朕让你去苏州为刺史怎样?”

“臣遵旨!”李清毫不犹豫地答应,脸上没有半点表情。李隆基紧紧地盯着他的眼睛,企图从他的眼神找出一丝慌乱或者失望,但是没有,李清表情平静如常。

“这不是决定,朕只是问你愿不愿当苏州刺史。”

李隆基淡淡一笑,又道:“你当侍郎近四年。多有功绩,解决了朝廷捉襟见肘的困境。应该好好地封赏你,说吧!你想到何处为地方官,扬州还是苏州,朕可以考虑你的意见。”

李清沉思一下,抬头道:“启禀陛下,臣想到贫瘠一点的地方去为官,为百姓做一点实事,苏州、扬州这些地方臣并不想去。”

这话说得很暧昧,他并不说自己想去哪里,而只是不想去苏州或扬州,如果他不知道另一个选择,那可能是去岭南,但他已经知道了答案,另一个选择就是西域。

“其实朕知道侍郎地想法。”

李隆基叹了一口气,身体慢慢倚躺在龙椅上,显得有些疲惫,他望着李清,目光变得柔和,慢慢地说道:“朕知道你一直怀念在沙州的旧部,当年你千里突袭,杀贼酋、夺要塞,是何等遒劲张狂,正当你施展才华之时,朕却将你调回了长安,一呆便是四年,这些年你身上火气没了,锐利的棱角也磨得圆滑了,朕不知这是好事还是坏事,朕已经年迈,人生也快到了尽头,不想将你这样地年轻人也弄得一样的暮气沉沉,也罢,李清听封!”

“臣在!”

“朕封你为御史大夫,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安西节度副使兼长史,领沙州刺史并总督豆卢军。”

.

天宝八年四月,李隆基正式做出决定,将沙州划归安西节度,由李清重任沙州刺史兼豆卢军都督,同时任高仙芝之副、主管安西政务,原安西都护府副都护封常清升为北庭都护府都护,程千里调回京任右金吾卫大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