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南诏内讧(下) (第1/3页)
午时一过,南安门的城楼上发出了信号,这是告诉城内的军队,远方发现了阁罗凤部队的情况,城里的三万南诏此时都已知道这次要与谁作战,阁罗凤的部队应该是从南安门入城,在南安门两侧的城墙上埋伏了五千名弓箭手,一人持五十支箭,另外还准备了十万支,万箭齐发,再强的敌人也会被射得千创百孔,其余士兵埋伏在城门附近的民居里。
太和城已经戒严,所有的百姓都不准离开家门,上路者立即格杀无论,为防止被敌人谋杀伪装,士兵巡逻必须百人以上行动,不准任何人落单,每一个细节都考虑得十分周全,整个太和城被收拾得跟铁桶一般,阁罗凤的黑羽队被困在城,眼睁睁地看着敌人在布罗网、挖陷阱,而无法通知主公。
城楼上响起信号时,李清率领三百唐军,从北胜门出了城,他们绕过苍山,风驰电掣向东北方向驰去,这是李清最后一步棋,为防止阁罗凤逃脱而设了一张网。
历史的必然性往往是由无数的偶然性组成,如果李清没有被宜南王后叫住,那他就可以早半个时辰出城,历史也就由此被彻底改变,就在半个时辰前,段附克带着凤伽异走着同一条路,侥幸逃过了与三百唐军的狭路相逢,南诏的历史也由此走上了另一条路。
这是一个无风地晴天。太和城内,白色的佛塔笔直地刺向天空,数千名黑甲士兵埋伏在金碧辉煌的大佛寺里,使原本详和向善的佛门净土也平添了几分肃杀之气。
于诚节在数百骑亲卫的严密护卫下,骑马向南安门跑来,他看到大军将赵附于望和杜罗盛还是与平常一样,从容镇定地从城墙上下来,来到他近前跪下行礼。只听大军将赵附于望高声道:“一切准备就绪,殿下就等着看好戏吧。”
“士兵们都知道了吧!”于诚节不放心地问道。
“他们都愿意为殿下效忠,今天会比以往任何一次战斗都要勇敢。”
另一名大军将杜罗盛答道,他说完又对于诚节补充了一句:“不拿到阁罗凤的人头,我们誓不罢休!”
“好!告诉弟兄们,今天成功。每人赏三贯钱。”见到无数黑压压的士兵们都支持自己,于诚节忽然信心十足,就算没有李清,他也一样能登上王位。
“那我就在王宫等你们的好消息”
于诚节忽然觉得自己很是威风,当国王地野心迅速膨胀,随后在护卫的簇拥下向王宫方向得意洋洋驰去。
城外的原野一片寂静,就在这一片寂静的原野上,城楼里的哨官看到阁罗凤的队伍由远而近,正在静静地朝这边走来,最前面是几百面旌旗。起风了,旌旗招展。映照着阳光,但是与他以往见过地任何一支队伍都不一样。也许是从前国王的仪仗队吧!旌旗密集,遮挡住了哨官的视线,但他还是按常规打出一切正常的信号。
部队看来没有停止前进,但是行进速度极其缓慢,半天还没有走到近前,清平官王迁带出城去迎接阁罗凤的马队走得也很慢。
赵附于望和杜罗盛在城楼上已经等得不耐烦了,二个人一句话也不说,好像是陷入到一种奇怪的心情当。如果谁要是说了点什么就会泄密似的。原野上阁罗凤的先锋与王迁的马队逐渐接近,然后混在一起。停了下来,过了一会儿,又重新编队,分成两列,向城门方向走来。这次队伍的行动比先前快得多了。
阁罗凤地先锋部队只有一千多名骑兵,他们后面相隔不远是王迁的马队。王迁马队后面相隔不远是一支小队伍,约数百骑,打着旌旗,个个彪壮精悍,也许阁罗凤就在其,最后是步兵、马车队和粮草。
部队越来越近了,城楼上地哨官已经看到阁罗凤的先头部队进了南安门,从高高地城上看下去,他发现前锋部队士兵的脸色很紧张。他们披的几乎都是厚厚的重甲,一个个被重甲压得精疲力尽,他们进外城后,后面紧跟着的是王迁部,先锋部队进入城门后,由禁卫军军官引向内城,马蹄声使得人们的心情更加紧张。
旌旗招展仪仗队已经一半走进内城,士兵们的表情还是紧张而阴沉沉的,从内城到外城间只有短短地几百步,挤满了黑压压的士兵,劲风穿城而过,旌旗猎猎,风卷旗舒,将后面地金盔金甲的统帅完全遮盖了,只见他身材异常高壮,正是王兵各矫扮。
终于轮到步兵走到了城门近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