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朕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第1/3页)
数日后。
紫禁城,中书省内,热闹非凡。
一大群官员围着胡惟庸道喜:
“恭喜恭喜!以后不能叫胡参政,要叫胡右丞了!哈哈哈……”
“什么胡右丞?直接叫胡相不就好了?以陛下对胡相的器重,用不了几年就会拜相的!”
“没错!恭喜胡相,贺喜胡相!”
宣旨的太监刚走,胡惟庸便被恭维之声淹没。
皇帝一道圣旨,直接将胡惟庸给升到了中书省右丞的位置!
别看右丞还不如杨宪当初的左丞位置高,但现在左右丞相、左丞的位置全都空了出来,没有人当,也就是李善长还挂着一个平章政事的头衔,属于名义上的中书省长官,但其实并不实管政务。
也就说是,从这一刻起,胡惟庸成了实质上的中书省话事人!
“不敢当,不敢当。”
胡惟庸脸上挂着笑意,拱手回礼道,
“诸位勿要捧杀了,我只是升了一级而已,离丞相还离十万八千里呢!”
“还请诸位慎言,勿要让小弟走了杨宪的老路啊……”
众人闻言,这才收敛了几分。
杨宪两个字,现在已经臭了,那九条大罪全部被坐实之后,皇帝可是大发雷霆!下令对杨宪挫骨扬灰!
整一座气派的杨府,也被全部毁去!大门也被贴上了封条。
要不是杨宪死的早,就这些罪名,估计诛九族和凌迟处死也是跑不了的。
“胡大人所言甚是,学谁也不能学那杨宪啊。”
“当年杨宪升任了左丞之后,一下子就目中无人了,根本不把我们这些同僚放在眼里!我想,胡大人肯定不会如此,您的人品,咱们还是信得过的!”
“对,对,以后还要靠胡大人领导大家,把中书省乃至整个朝廷的政务都做好,为陛下分忧哈!”
“……”
众人迅速换了个方式恭维。
这番话语,到底还是顺耳多了,也是让胡惟庸脸上露出了笑容,道:
“那是自然,小弟一定与诸位一起,把差事办好。”
“对了,过两天是小女的生辰,我在家里摆几桌酒,请大家一起吃个席,还请大家务必赏光啊!”
他将姿态放得很低,又主动请同僚吃席,与杨宪相比,那完全是天壤之别,自然引得众人皆乐。
半晌后,众人方才散去,胡惟庸这才转向一旁伫立,久未发言的李善长。
“恩师。”
他恭声道,
“学生能有今日,全凭恩师指点和提携。”
“如今中书省只有咱们师徒两人,学生一定唯恩师马首是瞻!从此往后,您虽不是丞相,却胜似丞相!”
李善长听到这话,却是摆了摆手,微微一笑。
“你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主见,又何须再问老夫的意见?”
他感慨道,
“陛下虽然只升了你一级,但实际上却是让你掌管了中书省,这都是你这些日子来努力的结果啊!”
“不得不说,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惟庸,老夫也是没想到,你能升的这么快,不过,你的能力和胆量,也的确配得上!”
听到李善长的夸赞,胡惟庸连连摇头。
“恩师言重了,在恩师面前,惟庸永远只是一个学生!”
他谦逊的道,
“至于能力和胆量……恩师也是谬赞了,惟庸有自知之明,不过是中人之姿,胆量的确有一点,何来能力?”
“只不过,是心中有目标,便有动力罢了!哪怕忍辱负重、卑躬屈膝,我也能坚持!”
李善长微微侧目,不置可否。
胡惟庸低着头道:
“恩师应该知道,我们……有共同的目标。”
“为了咱们共同的目标,学生执掌中书省之后,还望恩师能不吝赐教,多多帮衬!学生永远是那句话,冲锋陷阵由我来,恩师只需稳坐钓鱼台!”
刚才还说要唯恩师马首是瞻,现在就要让恩师助我了。
虽然话说的依旧好听,但事实上,他就是想占据主导地位!
胡惟庸的野心在此刻暴露无遗,但他有信心也有底气……李善长不会拒绝!
果然,听到他的这番话语,李善长微不可查的点了点头。
“这种话,以后不要再说了。”
“你的心意,我知道……老夫老了,以后也就只能在你身边,帮衬帮衬你了。”
他轻声道。
胡惟庸闻言,不禁露出了笑容。
“是,学生明白!”
两人三言两语,再度确认和加强了同盟关系。而就在此时,又有太监走了进来,朝着胡惟庸道:
“有口谕。”
“中书右丞胡惟庸接旨。”
胡惟庸心神一动,略有几分疑惑。
这不是刚宣完圣旨么?怎么又来了一道圣旨?
心中虽有几分疑惑,但他还是规规矩矩的跪了下来。
“咱要带着皇儿们去紫金山演武,朝廷里的事情,惟庸你多上点心!”
“钦此!”
太监学着朱元璋的语调,将口谕传达了出来。
“微臣遵旨。”
胡惟庸恭声道。
等到传话太监离开,他方才从地上爬了起来,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
“惟庸,没想到你这么快就可以展露身手了。”
李善长拍了拍胡惟庸的肩膀,笑吟吟的道,
“要说官运亨通,谁也比不了你啊!”
“好好干,咱们淮西人……可全都仰仗你了。”
胡惟庸哈哈一笑,笑容灿烂。
……
应天府外,紫金山上!
朱元璋领着一众皇子站在山峰之上,眺望着远方。
朱标是被人抬上来的,虽然他的气色在彭玄的调养之下,已经好转了许多,也有力气登山,但朱元璋生怕他出半点意外,动都不让他乱动。
在这山巅之上,更是给他贴心的准备了一条小毯子,防止他吹风受寒。
“几年前,咱就是在这紫金山上,祭天登基!”
朱元璋轻声感慨道,
“朕本淮右布衣,天下于我何加焉!”
“可世事就是这么的难以预料,一个昔日的放牛娃、和尚、乞丐,开创了这大明王朝!”
“你们知道,咱为什么从来不遮掩自己的出身吗?”
众皇子皆是默然。
他们知道,这会儿老爹不是在问谁,而是在自问自答。
“因为咱自信!也因为咱实事求是!”
朱元璋傲然道,
“咱不是什么勋贵之后,不像唐朝的李世民那样世代公侯,甚至连刘邦都比不上,刘邦好歹还是个亭长,吃一份皇粮!咱最苦的时候,却沦落到乞讨的地步!”
“为了讨饭,咱都想了不少花招,总结了不少技巧,这事儿,咱还跟老六说过。”
唰唰。
众皇子皆是看向朱橘,神色多少有几分羡慕。
这也能从侧面证明父皇和朱橘的亲密关系。
除了太子大哥之外,也就老六朱橘能和父皇走的那么近,还能单独聆听教诲和故事。
面对众人辛苦的目光,朱橘却是挖了挖鼻孔,不以为意。
“咱后来就在想啊……凭什么是咱?世上能人如过江之鲫,凭啥是咱朱重八当上了这个皇帝?”
朱元璋继续道,
“咱何德何能?咱有什么能耐?”
“其实一开始,咱还真没什么能耐,也很迷茫,咱这一身的本事,都是在血与火之中磨炼出来的!”
“玉不琢,不成器!或许咱的确有几分当皇帝的天赋,但要不是那一场场的拼杀,一次次的踩坑,咱绝对没有今天!”
“所以——”
话音未落,朱元璋已是看向众皇子。
“咱这一回,就是要验验你们的成色,然后磨炼你们!”
他沉声道,
“如果是一块玉,那么咱一定好好打磨你,让你大放异彩!”
“哪怕只是一片瓦,咱也得让他圆润一点!”
“接下来,就是你们发挥聪明才智,各显神通的时候了——走吧,下山!”
老朱行事,丝毫不拖泥带水,说完就直接往山下走去。
“父皇到底要让我们干什么啊……”
“不知道,难道是要让我们打熬筋骨,去山里捕猎?”
“嘁!那算哪门子磨炼?真正的磨炼,肯定是要动刀动枪的!搞不好要跟武将们对阵!甚至可能让咱们排兵布阵。互相之间对垒!”
“有可能……毕竟是演武嘛,总归还是要操练操练武艺的。”
朱棡等人七嘴八舌的猜测了起来。
还是朱棣聪明,直接朝着朱橘问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