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王玄策借兵,李治发难夺权 (第1/3页)
长孙无忌此人手段极其老辣狠绝,他下令对黄河南岸的居民采取了强硬的武力驱散措施,使得这些百姓无法聚拢在一起。
与此同时,他还充分利用黄河这一天然险阻,精心部署防御工事,严密防守北岸,坚决不给李承乾一丝一毫的可乘之机。
只见那相州城主府内,长孙无忌威风凛凛地站在高处,挥舞着手中的令牌,发号施令道:
“传我军令!命三军将士务必严守各州郡的防线,加强巡逻和站岗,一旦发现有民众聚集之处,立即予以驱散。必须做到严防死守,不得有误!”
其声音洪亮如钟,响彻整个城主府,令人闻之色变。
此时此刻的长孙无忌可谓是大权在握,他所下达的命令迅速传遍了全军上下。
然而,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气势汹汹,但实际上长孙无忌内心深处却有着自己的盘算。
他深知此时与李承乾正面交锋并非明智之举,因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对于这场战斗并没有十足的胜算。
尤其是当从那些从卢氏逃亡而来的人口中听闻了关于火器的惊人消息之后,长孙无忌心中的忌惮之情更是愈发强烈了起来。
面对如此神秘而强大的武器,他不敢轻举妄动,于是决定采取拖延战术,凭借本国雄厚的国力来慢慢拖垮对方。
毕竟,战争归根结底就是双方综合国力之间的较量。
在通常情况下,如果没有压倒性的巨大优势存在,两国之间的交战往往会持续很长时间。
哪里会像盛唐这样,动不动就能在短短数月之内灭掉一个国家呢?
一般来说,就算全力以赴地攻打一座城池,耗费三四个月的时间也未必能够成功攻克下来,更别提要将一整个国家彻底消灭掉了。
所以,长孙无忌目前所要做的便是稳住阵脚,等待时机,他的背后可是整个大唐的物资。
在长孙无忌的密防下,战局就僵持在了黄河两岸边上。
大唐国内局势动荡不安,其周边的外部环境也开始变得暗流涌动、躁动不已。
在这众多虎视眈眈的势力之中,率先按捺不住野心勃勃的,正是位于北方的吐蕃。
要说起这吐蕃啊,可从来都不是个安分守己的角色。
早在贞观年间初期的时候,他们就曾多次对大唐发动军事行动,妄图侵占大唐的领土和资源。
不过呢,他们终是踢到了铁板,碰上了战力值正值顶峰的大唐时段。
被大将牛进达打得丢盔卸甲,自那以后,吐蕃才稍微收敛了一些锋芒,但贼心始终未死。
后来,为了暂时稳住吐蕃,避免双方再次爆发大规模冲突。
李唐王朝不得不采取了和亲政策,将文成公主嫁到了吐蕃。
说穿了,其实就是因为当时的李唐王朝还没有足够的把握能够彻底击败吐蕃这个强敌,只好通过联姻这种方式来安抚对方,换取边境的一时安宁。
然而,面对吐蕃屡屡侵犯自己国土的行为,李唐王朝又怎么可能真的心甘情愿地忍气吞声呢?自然不会!
期间也曾数次派出大军征讨吐蕃。可是当唐军浩浩荡荡地逼近青藏高原时,却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许多士兵身体极度不适,战斗力大打折扣。
不仅如此,甚至还有谣言在军中传播开来,说是这片土地受到了上天的庇护,根本无法征服。
就这样,由于种种原因,唐军最终只能无奈撤军,放弃了进攻吐蕃的计划。
此刻,在匹播王城的宫殿内,吐蕃的外交大臣葛尔东赞正恭敬地向国王请示:“陛下,如今唐朝派来了使者,请求咱们出兵援助他们,不知您对此作何打算?”
文成公主入藏一事,正是由这位葛尔东赞一手操办而成的。
这匹播城,也就是后世的拉萨。
“臣以为,该当以此借口出兵,如今大唐陷入了兄弟相争之局,正是我吐蕃扩张之时。”
“唐使者王玄策使团,被天竺叛逆,我朝完全可借姻国之名出兵,南下攻取领土。”
吐蕃的另外一个员大臣禄东赞立即言战出声。
吐蕃地处极北之地,常年被冰雪覆盖,他们这里的百姓,早就想南下了。
若不是遇上最强状态的大唐,他们之前也不会铩羽而归。
吐蕃,采取的可是全民皆兵的国策,无论男女老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