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各自算计,张亮的如同算盘

第二百三十一章各自算计,张亮的如同算盘 (第2/3页)

能如何?你所谓的飞灰湮灭,只不过是自己所想的而已,如果你要是有把握,为何不攻城呢?”

唐俭挺步上前,显得自信满满,在谈判这块上。

舍我其谁。

无任如何,都不能落了气势,要在谈判之中,表现出绝对的强势。

但是也要把握个度,一旦强势过头了,会导致谈判就此破裂。

要是弱了声势,就会被对方随意鱼肉。

而唐俭却能很好的把握住这个度。

他也以此,每次都能化险为夷,屡次建立奇功。

有人需要冲阵杀敌,才能建功立业。

有的人,则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就能堪敌万军之功,从而加官晋爵。

唐俭便是属于后者,一人可堪千军。

别以为唐俭除了打小报告外,并不如何?

其的本事很大,李渊对其之计,可谓是言听计从。

在李渊称帝之中,有这不小的功勋。

李二主外,而内事的处理,武德年间,有一半是出于唐俭之手。

毕竟那时,房玄龄、长孙无忌和杜如晦等人,都只不过是秦王府的幕僚。

而唐俭,则已经成为了李渊面前的大红人了。

后有平定独孤怀恩之乱,灭东突厥之功。

与北方民族的关系处理,一直都是由他这个礼部尚书负责,在保定国家安定上,有着不小的功绩。

国公之位,实至名归,是绝对有含金量的。

“不是不敢攻城,而是上天有好生之德之德,张将军仁义,欲要放尔等一条生路而已。”

唐俭闻声望去,只见一边,有一个道人端坐于一边,非常的平静,喜怒不形于色。

“你是谁,是什么身份,敢如此与我说话。”

唐俭冷哼,心中却也已经了然,定是此人在背后,为张亮谋划。

不然以张亮的脑子,是绝对不有这样的行军战略。

直接威胁到了京都长安。

“莒国公不必多此一举,我只是一介方外之人,不值一提。”

都是属于智商高超的谋士,程公颖也听出了,唐俭这是要探他的跟脚。

“好一个方外之人,将整个家国都至于混乱之中,我可曾未见过如此毒辣的方外之人。”

唐俭正视之,这是一个难缠的对手。

从他踏入这里开始,谈判较量就已经开始了。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太子李承乾开设新政,福泽百姓,对外勇拒高句丽,保一国平安。”

“是何缘由,让各个奸臣进言陛下,废了其太子之位?”

“三军将士,无外乎就是在为李承乾太子鸣不平罢了,何来的搅动天下呢?”

程公颖目光如水,巧舌如簧,并未败下阵来,还隐约间占据了主动。

“任你如何说,也改不了叛逆之实,李承乾不遵圣命,佣兵自立,也是谋逆之举,尔等一众,均只不过是逆贼。”

“自古以来,邪不压正,速速投降,迷途知返,还能保留一条生路。”

唐俭也丝毫不让,怒斥道。

仿佛忘记了他现在的立场,浑然不知是深陷敌军阵中。

“莒国公不但胆识令人钦佩,还机敏过人,你我如此辩论下去,不知何时才能结束。”

“不过,莒国公不会看不出当前局势吧,胜者王,败者寇,而正义的标准也从来都是有胜利者规定的,所以,正的一方是我们。”

“该迷途知返的是国公你们!”

程公颖言道,冷淡的笑意,视乎已经在告知唐俭,他吃定了。

“为什么你们觉得胜者就是你们呢?”

唐俭反问道。

“局势不是了然了吗?长安城内,兵渊的多寡,我们将军已经了然于胸,不足万人而已,何以挡住我军的兵锋呢?”

程公颖话回当下,欲要从军事上,给予对方压力。

这是他们的优势所在。

“战争的胜负,何时以兵多将广与否来定义胜败了。”

“张亮将军,你也跟随过陛下南征北战过,你何时见过陛下哪次是以势压人了,哪次陛下不是以少击多,从而胜之?”

唐俭转而看向了张亮。

张亮也不由脸色一变,无任是敌人,还是自己人,无一人不对李世民的军士能力表示敬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