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多事之秋 (第2/3页)
化,不喜欢打仗。在这一点上他非常像宋徽宗,当学者艺术家特别合格,唯独不适合做皇帝。
他在位近50年,两国之间关系也确实不错,互称南朝和北朝。据说此人还热衷佛法,在辽国境内到处兴建寺庙没少折腾钱,还在佛像后面写过铭文:愿来生做宋人!
有这么一位北朝皇帝,还是个长寿的皇帝,宋国的压力就会小很多,不用整天进入战备状态。要知道农耕民族在战备状态下是非常耽误生产生活的,这方面是天生的劣势,相对而言游牧民族就要好受很多。
神宗皇帝和王安石当然不知道历史走向,北朝国内几个重要位置突然换届了。必须高度警惕,估计不仅仅是警惕,边境进入战备状态的命令肯定已经发下去了。在没搞明白上来这几位到底是什么样的人之前,连皇帝带宰相都会吃不香睡不安稳的。
“正是……驸马有话但说无妨,某如不信所言断不会以花膏试之。”
驸马这种若有所思的表情逃不过王安石的三角眼,为了能听到真话又把往事提了出来。要不说政客做什么目的性都很强呢,每件事都会被他们利用到极致。
“辽皇生性仁和、喜好佛法,战争应是他最后的手段,如无大变应不会轻易以武力相向,此事略有警戒即可。我朝与北朝关系稳定,双方好像也没有开战的欲望,大可不必惴惴不安。在下倒是有一事未知,王相可否为诜解惑?”
洪涛有个屁的看法,连辽国政局大概走向都不知道,想编都没素材。不过只要知道了历史走向,怎么说都能找到依据,马后炮嘛。
“都尉但讲无妨,此处不是朝堂,你主我客,出你口进我耳也。”谁说王安石不会做人情商低谁就是眼瞎,这个拗相公不是情商低,而是眼界太高。
话不投机的他就懒得搭理,有一股子我说了你也听不明白的傲气。但遇到能说明白的人,他的话一点都不少,也很善解人意。
“北朝与我朝作战孰优孰劣?”既然连花膏的事情王安石都没让自己失望,洪涛心里也就有了点底。这位宰相还不是太孙子,有些事情能说。
“……北朝善骑利攻、我朝善器利守。”这个问题问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