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无眠,没有证据

第111章 无眠,没有证据 (第2/3页)

也不算兵刃,不过终究有点关系,但有卑职担着,无事的。”

“多谢了。”

“哪里哪里。”

瞧,这人情就是三言两语就送了?这就是为官之道。

并未多等,便有宫人朝此地高声喊道:“宣赵无眠进殿!”

赵无眠神情并未有所变化,那禁卫统领倒是先笑起来,“理应如此……不过登基大典在即,或需大人等登基大典后才能商讨军情……不过大人一介白身,此刻能去太极殿内,已是代表大人此次过后,定然加官进爵,成我大离国之栋梁。”

赵无眠抬手卸下腰间横刀,观云舒掀开车帘,一手提着僧袍下摆,准备下车。

赵无眠下意识向她伸出手,口中笑了下,“如果你穿着盛装,此刻倒像是你我二人去宫中赴宴。”

不过刚伸出手他就反应过来,观云舒可不是什么需要他搀扶的娇贵小姐……这女人长得太漂亮,气质太出尘优雅,总让赵无眠觉得她应当是什么贵族之后。

但赵无眠还没收回手,观云舒便将手放在他的掌心,下了马车,而后抽回小手,自赵无眠手中接过无恨刀,淡淡抬眼看了眼赵无眠,“我在此地等你,至于赴宴,你还是甩了这不切实际的念头吧……”

观云舒摇摇头,这她怎么可能和男人盛装赴宴,按伦理纲常,那不就相当于承认自己和赵无眠有染?

她和赵无眠可是清清白白。

观云舒的手很软,此刻或许是下着大雪的缘故,略显冰冷。

赵无眠默默收回手,并未多言,朝观云舒笑了下,便迈步越过内门,迎着白石广场的漂泊大雪,走向太极殿。

鹅毛大雪已经将内门附近的足迹掩盖,单留太极殿附近的杂乱脚印,此刻赵无眠挺身走去,便在身后留下一串又一串足迹。

只有他一人的足迹,便显得天地风雪间,唯有他一人耳。

观云舒望着他的背影,平和的神情渐渐有了几分起伏,心底不知为何,有了几分难言的悲戚。

她想起了当初在小西天,赵无眠逆着人流牵马离去的场景。

但那个时候,她还能随着赵无眠一同离去,但如今呢?

她只能站在这里。

观云舒的眼神带上几分复杂,而后恍然意识到一件事……自己不能同他一起行动,是正常的事情,为何自己会觉得难言悲戚?

这心态不对劲儿。

修佛之人,怎可拘泥于外物人欲?所谓贪嗔痴,自己方才那想法,可谓又贪又痴……哪还有半分出家人的模样?

心态放平,释然看待,才当是佛门之举。

观云舒隐隐有所悟,只要能想通,便可天人合一也……但她始终破不去那层关隘。

此刻也不行。

等观云舒回过神来,已看赵无眠走出了一大截距离……已经入了太极殿内。

观云舒忽然想到……自己光顾着感悟武道,竟是忘了对他说一句‘小心’。

她心底泛起一丝悔意,这悔意不似方才的悲戚。

怎么也压去不得。

太极殿内,文武两官,侍立两侧。

丞相沈逸文手持圣旨,站在上首,正在朗声念洛述之的继位诏书。

“先皇骤崩,归于五行,朕承皇天之眷命,列圣之洪休,奉大行皇帝之遗命,属以伦序,入奉宗祧。内外文武群臣及耆老军民,合词劝进,至于再三,辞拒弗获,谨于今时祗告天地……”

洛述之身着繁琐华服,负手站在沈逸文身后,并未落座……只要登基大典还未结束,他在礼法上就算不得皇帝。

不过即便坐了那位子也无妨,但洛述之或许是想一丝不苟走完规矩。

直到有人匆匆来报,“赵无眠擒额日格与乌尔吉,口称军情,意欲来殿内面见太……圣上!”

丞相沈逸文话音一顿,眉梢轻蹙,眼底浮现几分错愕,但身为丞相气度不凡,面上并未有什么惊讶,只是偏头望向洛述之。

殿内一众大臣有心想接头接耳聊上一聊,但此等肃穆场合,三公九卿都不曾开口,他们哪有胆子窃窃私语。

直到一位白发老臣眉梢一蹙,“额日格,乌尔吉……这两人在草原的身份可是不俗,尤其便是乌尔吉……赵无眠口称军情,可是要紧?”

此人乃三公之一的太尉姜本贞,也即宁武关守将姜荣高的爷爷。

他本是跟随太祖高皇帝打天下的从龙之臣,时任兵部尚书,后来年纪大了,告老还乡,结果靖难之役却是把朝中来了轮大清洗,当时的太尉直接被午门斩首,景正帝才把他给拉了回来,封了太尉。

但他乃是朝中威望最高的几人,此刻开口,明显就是在暗示洛述之,此刻戎人扣关,登基大典虽重要,但军情同样忽略不得。

当初朝中分‘幼帝派’与‘女帝派’时,三公没一人表态,所以姜本贞此刻开口,明显就是‘一切以公事为重’的立场。

他一开口,朝中大臣当即‘是呀是呀’的附和。

洛述之站在丞相身后,神情并没有什么起伏,只是淡淡抬手,话音简短,“军情要紧。”

兴许是得了风寒,又或是紧张还是什么,导致他嗓音略显沙哑,但此刻无人注意。

此话一出,当即有人跑出去。

不多时,细微的脚步声自殿外缓缓传来,不紧不慢,却敲在殿内每个人的心间。

赵无眠此人的名字,一个月来已经在他们的耳边响起了太多次,要说不好奇,自然不可能。

太极殿内的金瓜武士,黑甲禁卫与大内高手紧紧盯着殿门外……毕竟来者是个有前科的人。

不多时,一位披着狐裘,身着青衫的俊美公子来至殿前,不紧不慢地抖了抖袖口衣袍,洒落衣上积雪,而后在一众文武大臣的注视下,走进殿内。

好气度……有人心底暗道,不偏不倚,大大方方,这心态就不错,唯一的前科就是曾行刺皇后,不过如今有这军功,也不算事儿了。

至于杀归守真人……江湖事江湖了,归守真人又没官职,死了只能说技不如人,无损朝堂颜面……既然无损,就不用拉到台面上多说。

赵无眠打量殿内人群几眼,文武百官,金瓜武士,黑甲禁卫,大内高手,宗师者有之,但能入天人合一,沟通天地之桥者,无一人……这也是自然。

武魁高手可不是大白菜,算上隐世老妖,宗门底牌,那全天下也就那么不到三十人,如今四分之一都在竹坞湖干仗。

赵无眠一路越过一众文武百官,来至太极殿前侧,微微仰首,望着身着繁琐龙袍的洛述之。

洛述之面色平淡与他对视。

赵无眠是第一次见洛述之,如今一眼看去……除了和洛朝烟长得有几分相像,便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有太监提醒,“赵无眠,面见圣上,当行跪礼。”

洛述之轻轻抬手,但视线还是望着赵无眠,淡淡吐出一个字,“说。”

所有人都望着赵无眠,沉默不言,此刻戎人扣关,才能准许赵无眠因军情而打断登基大典。

兵部尚书是个暴脾气,赵无眠才走进殿内没几秒他就催促道:“赵无眠,究竟是何等军情,让你就算打断登基大典也要来此?莫不是宁武关与雁门关有其一破了?”

赵无眠淡淡一笑,“不是有关宁武关与雁门关的军情……而是偏头关。”

丞相沈逸文,太尉姜本贞闭上双目,做闭目养神状,一言不发。

“偏头关?”群臣面面相觑。

兵部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