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齐民要术 (第2/3页)
的内外,“不想贾公如此勤俭.”
老头的嘴唇抖了抖,而后说道:“我家向来是以勤俭持家。”
两人走进了屋内,老头也是以真正的大族礼仪来对待贵客,令人宰杀牲畜,又让自己的几个嫡亲子弟出来拜见。
随后开始正常的大族礼节,攀关系。
“不知魏公是何处人士?”
“曲阳人。”
“哦?朝中的魏收魏公不知是您的.”
“论辈分,他是我的族侄。”
“啊!原来如此!!”
“哎呀,那我们两家可是有渊源啊,我父亲曾给魏公讲过学.”
只要双方都是大族,无论如何都是能扯上点关系的。
两人寒暄了几句,关系越来越近,贾老头方才询问道:“不知祖公有何吩咐?若是有事,何不直接派人告知,我当自己去拜访啊,我对祖公,也是仰慕已久”
魏长贤认真的说道:“其实,这是陛下的意思,陛下从别人口中听说益都贾家有位高士,唤作贾思勰,特意派我前来询问其情况”
贾老头呆愣了许久,喃喃道:“您所说的人,乃是我的族叔,他已经逝世八九年了”
贾老头赶忙抹起了眼泪,悲痛的说道:“可叹他一生都不曾遇到明君,如今明君登基,他却不在了,痛哉!痛哉!!”
魏长贤长叹了一声,来之前,他大概就想到了,若是对方还活着,不可能直接跟高浟断了联系。
魏长贤说道:“陛下听闻他写了一本农书,还有诸多的文稿对这些都格外的重视他是否还有弟子在世?是否还有文稿在家中?”
贾老头很是激动,“竟能得陛下如此看重?!叔父泉下之灵,定然也是如愿了他的文稿,我一直都用心保存!”
他站起身来,“您且在此处坐上片刻我先去给您找文稿!”
魏长贤都来不及劝阻,老头就已经急匆匆的离开了。
走出了客房的门,老头那激动的脸顿时变得慌乱。
他将几个后生叫过来。
“快!快!”
“现在就驾车去你们那位治杂学的伯公居所,去找他的文稿!!上车!上车!”
众人都不敢耽误,上了车,迅速前往。
看着身边这几乎打了鸡血的叔父,那后生都有些惊愕。
“叔父,您方才不是说胡人当权”
“咳,能礼贤下士,千里迢迢的派人去邀请,这样的明君怎么能说是胡人呢?!”
一行人来到了贾思勰的住所。
贾思勰出身大族,益都贾家,他族内几个兄弟都是大官,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贾思伯了。
而他们原先是武威贾氏,没错,就是贾诩那个武威贾,跟段韶这个武威段还是老乡,后来才因为战乱迁徙而来的。
而贾思勰在族内的地位,其实不算太高,贾思勰并非是主枝出身,乃是小宗。
况且,他很早就辞掉了官职,开始去搞自己的研究。
从秦汉到南北朝,手持经典的‘贤人们’天天高呼着以农为本,但实际上,他们却极为轻视农桑。
他们看不起农民,看不起农业技术。
在一一看无一错版本!
贾思勰这种放下经典,天天在耕地里打转,跟老农谈笑风生的人,在族内的风评也不是很高。
直到隋文帝上来,开始花重金收集民间藏书,《齐民要术》方才得到了应有的待遇,而后地位不断的提高,成为了影响数千年的农业巨著,哪怕是跟其余几本著名的农业书籍相比,齐民要术也是能争一争老大位置的。
贾思勰没有儿子,只有女儿,在女儿出嫁之后,夫妻二人又先后逝世,此处只有一个老仆负责清理,这仆人也上了年纪,话都有些听不清了。
众人到来之后,仆人领着他们前往书房。
贾思勰尽管已经逝世很久了,但是他的住所还是被收拾的干干净净,包括他的那些藏书,其中许多经已经被女婿带走,只剩下他自己写的那些农书以及相关的资料还留在此处。
这些文书也被保存的很好,整体都没有破损和污渍。
看到了这些东西,贾老头终于是松了一口气,他赶忙让几个后生将这些文书装起来。
又给予那老仆一些钱财,赏赐他这些年里的尽职尽责。
他们便又开始往回走。
走在路上,贾老头认真的叮嘱左右,“不只是要书籍,还要他的弟子!”
“这弟子也得尽快找到。”
几个后生很是难为情,“书籍还好说,可他的弟子,这都十余年了,他的弟子很早就去了各地,哪里还能找得到?”
“混账东西!”
“弟子还不好找吗?你,你,还有你,你们三个往后就是他的弟子了!”
“啊?”
几个后生对视了一眼,“大人,可我们从来不曾学过什么农桑.”
贾老头指了指那些文书,“这些没看到吗?抄写下来,往后,你们就学这些!”
“家族的耕地,我会分一些给你们,你们往后就搬过去,一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