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七章 墨兰结局 (第1/3页)
对于立储之事,赵兴早有考量。
嫡长子继承制度能够成为主流,到了明朝,朱元璋甚至定为了祖制,自然有道理的。
弊端自然是有的,毕竟一个人贤明与否不仅看后期的教导,也看天分。
真要碰上晋惠帝那种傻子,再怎么教导都没用。
但是明兰说的很对,谁庸谁贤很难说的清,但是谁长谁幼众所皆知。
清朝的时候搞出来一个遗诏立储,提前把诏书放在光明正大匾后,等皇帝驾崩后取出。
这一招看似好用,但一样存在弊端。
最大的弊端就是谁都不知道储君是谁,都认为自己有机会,在皇帝没有驾崩之前,都存在变数。
这就导致皇子之间相互争斗,群臣也相互站队。
嫡长子继承制度虽然有弊端,但是相比较那些,算是比较好的了。
赵兴急着立储,一方面是避免后宫争斗。
随着后宫妃嫔有子嗣的越来越多,难免有人生出一些小心思。
都说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对赵兴来说,手心手背都是肉,但是对于那些妃嫔来说就不是了。
即便如明兰这种聪明的,等有了儿子,未必不会为儿子打算。
赵兴可不想以后后宫的女人为了储君之位争斗起来,把她们处死或打入冷宫。
哪怕是没有感情的,也为他生儿育女,多少有些不忍。
既然如此,还不如早早立储,避免争斗。
这种情况下,要是还有人动了不该有的心思,那就别怪他狠心了。
除此外,赵兴这么快立储,还有一个目的。
既然要利用这件事来平息风波,光是因为皇后产子,他高兴的借口并不够。
朝中官员也不傻,必然会有人猜测他是故意借坡下驴。
立储也是为了表现赵兴对这个儿子的喜爱。
赵兴如此喜欢张桂芬生的儿子,满月就立为储君,那么为了给儿子积福,这次不杀官员也就说的过去了。
英国公并不知道这些,不过赵兴立张桂芬的儿子为储君,不仅对张家有好处,也代表着张桂芬的地位稳固,他自然高兴。
…………
皇后产子,赵兴正好有理由不见朝臣,连装病都不用了。
不知道从哪流传出去的消息,说官家有意在嫡长子满月后立储,为了给皇子积福,打算从轻处罚那些官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